我叫王杰,现任凤冈县琊川镇余粮村镇派第一书记,年,我根据组织安排来到余粮村开展驻村工作,年,我就开始对余粮村红星组贫困户杨先文户进行帮扶。
杨先文是精神病人,医院治疗,其妻子离婚出走,杨先文的母亲付廷美80多岁,我就当上了杨先文儿子杨川丰的临时“父亲”。
刚了解到杨先文家情况的时候,我甚至不知道是什么支撑了这个家庭。但是,当我第一次走访他家的时候,我似乎知晓了答案。
杨川丰虽然年龄尚小,但已经懂得为客人端茶送水了,也会帮奶奶收拾碗筷,尽管不够熟练,也在努力做,他表现出了不同于同龄人的懂事与乖巧,这反映了这孩子家教很好。
王杰(左一)走访杨川丰家
恰巧那年我也刚当上父亲,也没有照顾好刚出生的孩子。所以当看到杨川丰的那一刻,我瞬间明白了我的帮扶首要任务,就是要临时代替他父亲的角色,让他感受到关怀与爱。
自那之后,我每月都会抽出时间到他家进行走访,特别是在杨川丰放学之后,我会检查他的作业,询问他当天学习的课程,也会和他摆谈在学校发生的趣事。
由于工作原因,虽然我经常会到他家走访,但是我没有参加过他的家长会,也不能以身作则地对他进行教导。我为他买过衣服和文具,也对接过教育物资帮扶,更帮助他家解决了特困供养救助和低保救助,一有机会也会送生产生活物资给他家,但是作为其人生的引导和规划,我是不称职的。
不管是作为“父亲”代替杨先文的职责,还是作为我自己孩子的父亲,我都是失职的。
幸运的是,杨川丰很懂事,相处过程中,我教会了他为人处事,也与他产生了感情,使我有机会参与到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当中。
王杰和村民一起栽种桑苗
我用自己的行动温暖民心,我感到很骄傲,下一步工作,我将更加勤勉,争取做到不负初心。
王杰,男,汉族,中共党员,年9月出生,现任余粮村镇派第一书记,年11月至今在凤冈县琊川镇余粮村驻村。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李洋整理
编辑谢静静
编审尹长东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