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再山,今年71岁,家住凤冈县绥阳镇玛瑙山村龙坪组。年我的妻子因病过世,加之家庭负担重,于年被评为玛瑙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近年来,在国家各项扶贫政策的扶持下,我走上了创业脱贫之路。我始终坚信自力更生是关键,以等、靠、要脱贫致了富不长久。
创业之初,家里面的人都不同意,说这么大的年纪了,就不要再折腾了。但是我认为,要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结合当地资源优势,流转土地近百亩,依靠种植走上了致富路,还带动了部分群众增收致富。
年我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身为一名党员,说话得算数,我必须富起来,过上好日子,便成为了后半生的初心和使命。那一年在山上种茶失败了,我却为了一个初心和使命没有被吓倒,在哪儿栽倒就要从哪爬起来,继续创业,不成功,决不罢休。
年,我利用便捷的交通,环境独特,在省监狱局、县国投公司的帮扶和大力支持下,借力“合作社+基地+大户”模式,流转土地40余亩,轮种烤烟和蔬菜,当年就收入5万多元,同时也带动周边散户进行种植。
李再山(左)查看自家产业
在创业过程中,我遇到不少技术上的问题,就走出去参观学习、听专家讲课,不断积累经验,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土办法”,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之为“土专家”。后来,在村“两委”的鼓励下,调整季节性种植结构,春上种烤烟,冬季种蔬菜,通过不断的轮作,不仅带动周边的群众发展产业,也有效地增加了自己的收入。
种植蔬菜这么些年,最让我省心的就是销售这个环节,几乎没操过心。因为,我曾为脱贫发愁,也为销售犯过难。看着蔬菜卖不出去,几次三番寻找路子未果,这真是全得省监狱局驻村书记哦。
刚开始播种的时候,省监狱管理局就先和我签下订单合同,还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进行收购,这给我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吃下了“定心丸”。
自年以来,我种植的蔬菜成了省监狱管理局的“特供菜”。每到蔬菜成熟时,我先给省监狱管理局派来驻村的第一书记打电话,定好时间,提前将蔬菜打好包等他们来装车。
到现在,我都还清楚的记得,在年收入3万多元,年收入5万余元,今年卖出4万斤,收入约3万元。我吃穿都不愁了,我想还得帮帮乡亲们哦。
通讯员 王治文
编辑 黄昕蕊
编审 尹长东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