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我的两次驻村记丨凤冈县花

北京看白癜风病最好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我叫王强,是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花坪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是驻关口村两次的干部。   第一次驻村是在年,有一年之久,直到经过国家对凤冈县进行第三方评估结束。第二次驻村是从年7月开始至今。   刚开始驻村,就去了花坪镇最偏远最贫困的关口村,有群众、亲人、朋友问过我:“你们在村里扶贫都干了些什么,感觉没有什么效果呀。”我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因为脱贫成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到的,我没有底气地说“这个要慢慢来,会有成效的。”   由此,我暗下决心,绝不轻言放弃,要让乡亲们看到我们的努力有成效,要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现在,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他们:“我们做了很多实事,成效非常显著!”   驻村参与扶贫工作近三年时间来,是我进步很大、感触很深、感悟很多的最多的一段岁月。   立足小事、温暖众心   我,出生于关口,生长在关口,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关口人,能够为家乡脱贫出一份力,我倍感光荣和自豪。   为了在年完成“户销号、村出列、县摘帽”这个光荣使命,我们集聚各方力量,吹起了战斗的集结号,发起了脱贫总攻坚战。     驻村以来,我和县邮政公司即将年满60岁的老曾同志一道走村串户,通过对贫困户家庭成员信息、家庭住房安全、水源保障、家庭主要收入来源、致贫原因等基本情况询问了解,我才真切体会到扶贫工作是何等的重要和伟大。

年夏天,我第一次走访入户,去了村民冯霞家,其夫妻均有病在身。堂屋堆满杂物,家里几乎没有任何像样的家电,所有的衣服全部散乱地搭在一根长杆上,一些衣物因为屋里太潮而发出一丝丝霉味。由于关口海拔较高,他们吃水用水极为不方便。   看到这样的景象,我懊恼不能立刻帮助她改变什么。当天我们便帮着她把家里的储水用具全装满了水,把衣物重新收拾整理归纳好,家里变得清爽干净许多。   走的时候,她夫妻二人不断道谢,我们从她的眼里看到了感动和那份乡村独有的朴实。冯霞感动地说道:“跟家人一样呐,你们干部太好了,我都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   出门时,我浑身都是一股干劲儿,我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尽所能去帮助他们,即使每天只做那么一件小事。   立足耐心、消融坚冰   基层工作是错综复杂的,我们常常会遇到部分农户对政策不理解、不支持,也不愿听;他们刻意抵触我们,说些风凉话,不待见扶贫干部;他们邻里矛盾交错复杂,难以调和;他们之间互相攀比,不满足现状;他们刁钻发难,态度反复无常……   我作为一个普通的驻村扶贫干部,要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唯有抱着一颗迎难而上的心,脚踏实地,永不放弃,在和群众打交道中不断积累经验,方能迎接胜利曙光。   刚开始,我们去王跃希、张忠礼家走访,基本谈不上话,我们根本无法正常沟通交流。王跃希的家庭条件不算太差,他固执的脾气和激进的性格让我们每个驻村干部都对他望而生畏。他会因为自己房屋滑坡发上几个小时的牢骚,也会因为他自以为的某些“不公”对着我们大发雷霆;张忠礼因为夫妻二人长期生病心生怨怼,也对我们的扶贫工作不予配合。     扶贫路上不允许一个人掉队,也不允许我有丝毫气馁懈怠。在宣讲有关政策、调处矛盾纠纷的过程中,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未想过放弃他们。

接下来的日子,我不厌其烦地到王跃希、张忠礼家串门、拉家常、做工作,对于他们提出的政策疑问,我耐心解释引导,对于他们提出的诉求,在政策以内尽我所能去提供帮助,尤其是危房改造、医疗补助等政策方面。   正所谓“好事多磨”,我的努力让王跃希、张忠礼对驻村工作队的态度有所转变,也拉近了我们之间的关系。   现在只要路过他们家门口,他都会热情地招呼我进去陪他拉拉家常。这层“隔阂”是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信任、是感动。   立足坦诚、收获真情   漫漫扶贫路,走访贵在坚持。我有三个诀窍:一是要勤快,多做事,做好事,做实事,切实解决农户的困难和问题;二是要真情,要争做农户的贴心人,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朋友,以诚相待,以理服人;三是要能吃苦,无论刮风下雨、雪凝封山,翻山越岭、铲雪清路也要去。   年的冬天,我去村里走访,寒风刺骨,天空飘着雪花。走到群众家中,与他谈及村寨中变化,他频繁点头以示肯定,我心里暖洋洋的,喜不自胜,别提多高兴了。   “村里的条件越来越好,如今大家用水、用电不用愁了,房屋改造还有补助可以拿,路也修到家门口来了。”村里的五保户激动地说,冬天你们还给我送吃的穿的用的,每天烤着火炉看会儿电视,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   “你要注意身体,生活变好了,我们才觉得扶贫是做到位了。”我这样回答道。   “下乡多穿点衣服,下雪路滑,注意安全,为了我们,你们也是够拼的,别摔着了。”临别时,他坚持送出很远才返身回去。   那一刻,雪景中关口村的景象,安静而又美好。   扶贫工作期间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如此有意义,都成了我人生中一份宝贵的经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尤其是农户家围着火炉吃着饭时发出的阵阵欢声笑语,深深地在我脑海里定格。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起点。今后,我将一如既往,拼尽全力,披坚执锐,为实现小康梦而努力奋斗。作者王强黄瑛瑛

编辑刘娟利

见习编辑潘晓飞

编审王璐瑶王琳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475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