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凤冈多措并举守好绿水青山,产业兴旺打

江苏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7.html

“田大块,土大丘,三年两不收……”这是永安镇田坝村往昔的真实写照。   而今天,田坝村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放眼满是皆绿,风景优美,林中有茶、茶中有林、林茶相间,生态良好。该村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80年代的8%飞跃到如今的90%以上,人均收入从以前不到元达到如今超过了一万元。

永安镇田坝村茶园一直以来,凤冈全县党员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的发展战略,通过不断探索、实践、积累、创造,提出了“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理念,培育了承载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建立了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产业基地,营造了绿色有机理念的人文环境,为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绿色、锌硒、有机是全县最大的特色和优势,全县投产茶园达30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0.8%,正是这好山好水换来了好的发展机遇。   凤冈县林业局党员干部围绕“森林资源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森林资源利用”开展林业各项工作,在保障生态坏境的同时让老百姓富裕起来才是首要目的。

永安镇田坝村茶园里的文化长廊如今,凤冈全县充分利用茶园优势套种花卉苗木,如桂花、紫薇、紫荆、红豆杉等。自年来,全县茶园套种桂花共18万亩,其中,亩育苗基地。每亩60株,每株要达到净增30元至40元,3至5年或10年一循环,形成循环经济。茶园套种花卉苗木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而且增加了森林覆盖率,同时还改善了生态环境。   在全县党员干部及群众的努力下,凤冈林业工作走在了全省、全市其他县的前列。如今,凤冈已是全省标准化林权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县、森林保险试点县,被誉为“天然的森林氧吧”。凤冈县仙人岭、茶寿山森林康养基地成功获得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林仙康、九龙、魅力黔茶森林康养基地功获得省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同时,还在保障基本农田的基础下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咯咯咯……喔喔喔……”   在土溪镇大屋村汪家山汪国智的花椒基地里,茂密的花椒树下鸡群欢快嬉戏,四处觅食……

土溪镇大屋村汪家山汪国智花椒基地的林下养鸡据汪国智介绍,年,他回乡创业流转土地多亩种植花椒。目前,投资多万元种植的花椒已全面挂果。为了多渠道增加收入,去年9月又在花椒树下养殖了土鸡羽,收入12万元,多亩花椒估计收60万斤,收入万元。每年带动多户农户就近务工,支付务工费40多万元,支出土地流转金30多万元。

绥阳镇石门村盖阳山林下养蜂近年来,凤冈县依托生态、锌硒、有机的资源优势,大力做好林下经济这篇大文章,各地通过按照“党建+基地+公司+农户”的模式,带动当地村民就近打工增收,形成了林下茶、林下鸡、蜂等为主的林下种养特色经济。   “年7月,我公司采取‘党建+基地+公司+农户’模式,通过流转土地多亩,承包了多亩树林,养蜂多箱,带动当地农户就近务工赚钱。”绥阳镇金鸡村贵州冠蜜源蜂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周朝毅告诉记者。   目前,全县共发展林下茶园亩,林下养鸡80万羽、林下养蜂群,涉及林地面积亩,带动30余户农户增收,可实现年产值3余万元。   “凤冈县山清水秀,森林植被良好,风景优美,是天然的大氧吧,真是旅游好去处。”一位香港游客来这里游玩后这样感概说。   绿水青山,不仅仅是展示凤冈的“金名片”,也成为了凤冈可持续发展的“摇钱树”和“聚宝盆”。据了解,下一步,凤冈县林业局将在林下经济上破题,巩固和提升林下茶产业,大力发展林下养鸡万羽,发展林下养蜂3万箱,重点抓好特色花椒经济产业10万亩。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吴采丽

通讯员冉昱晟   编辑刘娟   编审肖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119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