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冈县做实16字方针,助推政务服务

改革创新是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优化营商环境“基本盘”,企业群众是改革成效的阅卷人。凤冈县作为全省首批32个“2+2”改革试点之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充分调研、长远谋划、精准发力,率先在试点地区采取“有人出人、编随人走,无人出编、全县统筹”的“16字”方针,统筹为县营商环境建设局政务服务中心增加事业编制21个,切实有效解决“2+2”改革面临财力不足、人员不稳定、思想不统一等至关重要的难题,稳步推进政务服务“进一扇门、取一个号、到一个窗、办所有事”的工作目标。

通过推进“2+2”改革,凤冈县政务服务大厅减少窗口44个,缩减工作人员55名,每年为政府节约开支余万元。除公安、税务、不动产、婚登、法律公证外,其余32家部门个事项,已分别在自然人和法人综合服务区实现行业无差别综合受理。办事群众从以前的多窗跑、来回跑,到“进一扇门、取一个号、到一个窗、办所有事”,有效减少跑腿时间30%以上,缩减排队等候时间50%以上。

一是精准研判,明确方向。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安排、亲自调度,分管县领导多次组织有关单位召开会议,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建议。按照《贵州省深化政务服务“一窗通办”改革推行“2+2”模式工作方案》要求,结合省政府办公厅统一安排部署,在之前推行“小一窗”失败的基础上,全面深入、精准分析政务服务大厅人员结构、事项办理流程、办理渠道、办件数量等有关情形。于年12月30日,县委编委讨论通过为县营商环境建设局政务服务中心增加编制事宜,进一步明确按照“有人出人、编随人走,无人出编、全县统筹”的原则,有效解决人员保障难题。

二是统一思想,高位推动。县委明确由常务副县长、组织部长共同抓人员统筹工作,县委组织部、县委编办、县人社局、县营商环境建设局高效协作,完成人员划转工作。年11月30日,组织召开全县深化政务服务“一窗通办”改革推行“2+2”模式工作部署会,进一步统一思想,全力排除各种阻碍改革的因素,高位推动人员划转工作落地落实。

三是多措并举,提升效能。综合受理窗口工作人员通过在全县范围内进行统筹划转,由县营商环境建设局政务服务中心统一调配、管理、考核。划转条件为40岁以下的优秀在编事业干部,划转后即可享受股级待遇,纳入后备干部进行培养,调动内生动力,提振干事创业热情。综合受理窗口工作人员通过为期3个月的业务培训、跟窗学习、技能比拼、业务考核,第一批前台综合受理工作人员于年4月6日正式上岗,大厅窗口形象和综合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截至目前,共计通过综合收件平台办理业务余件,办件满意度达%。

下一步,凤冈县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发〔〕2号、5号文件及相关会议精神,深度整合部门业务,巩固改革成果,着力从“五个体系”持续优化提升“一窗通办2+2”改革,不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以更高效的政务服务助推凤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健全品牌体系。加强“贵人服务”政务服务品牌建设,全方位、多视角整合宣传资源,以减化促简明,创建简捷高效的政务环境。二是健全政策体系。深入学习贯彻国家、省、市有关政务服务的政策文件精神,切实抓好省、市政务服务各项工作任务,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不断拓展和延伸政务服务广度、深度,逐步建立健全政务服务政策体系。三是健全服务体系。以企业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切实做好改革创新的执行者、推动者和宣传者,紧紧围绕服务形态、窗口形象、服务流程、服务智能、服务效能,健全服务体系闭环管理,切实为企业群众提供更优的政务服务。四是健全能力体系。开展常态化业务培训工作,不断强化综合受理窗口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深度和广度,持续提升综合受理窗口人员业务能力水平,打造让企业群众办事舒心、放心的政务服务团队,全面推动政务服务工作提档升级。五是健全考核体系。对厅内横向深入综合窗口工作人员、大厅入驻部门考核评价机制,狠抓作风建设。对厅外纵向深入镇(街道)、村(社)政务服务考核评价机制,“纵横交错”健全全县政务服务考核监督评价体系。(供稿:凤冈县营商环境局)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132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