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冈念好养牛经犇上小康路

绥阳镇金桥梁大牲畜交易市场

“这头牛又肥又大,多少钱卖?”

“本地牛,元,一分不能少。”

三月,春意盎然。逢着牛场期,商贩们早早来到凤冈县绥阳镇金桥梁大牲畜交易市场穿梭不停,市场里人声鼎沸。

“今天牵了三头牛,卖了两头,多块钱,喂牛还可以,有搞头。”伴随着哞哞的牛声,新建镇养殖户朱俊刚脸上露出了笑容。

交易现场

在这大牲畜交易市场,每逢农历一、六赶集,最多一天交易量超头,年交易量达10多万头,年交易额10亿元以上。

在凤冈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只要群众想养牛,贷款就有门路、养牛就有补助、防疫就有保障、意外就有保险,风险不用怕、销路不用愁。”凤冈牛产业有牛气,也有底气。

绥阳镇养牛户康树波家养牛场

凤冈发展牛产业,政策很牛。近年来,凤冈按照农村产业革命的要求,紧紧围绕打造“贵州黄牛,中国‘和牛’”重点县为目标,制定出台“牛十条”政策,即巩固基础母牛群、开展肉牛集中屠宰加工、加强科技支撑、推广优质牧草利用、推进专业化养殖、推进粪污综合利用、推进品种培育改良、严防肉牛疫病发生、加强牛肉品牌建设、建立肉牛文化发展体系。按照“分户饲养、集中育肥、培育品牌、统一营销”的思路,将养殖、市场、屠宰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连接在一起,推进肉牛全产业链发展。

凤冈牛产业,诱惑力很牛。“现在养牛政策又好,又放心。”桥塘村41岁的村民黄飞在外务工多年,听说村里成立了生态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防疫,还有政策扶持,下定决心回乡养牛。“起初养了3头,现在有30多头了,这批牛出栏,赚20来万没问题。”

凤冈牛产业,方法很牛。引进龙头企业,以党建为引领,按照“党建+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联盟发展模式,免费为农户担保,提供能繁母牛、育肥牛,为农户购买保险和贴息,让农户代养,重点培植大户和龙头合作社,鼓励群众养殖肉牛。目前已向余户农户提供肉牛多头。

凤冈牛产业,生态很牛。凤冈始终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理念,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创新推出“牛—沼—茶(果、蔬、草)”生态循环模式,实现了牛产业生态循环发展。肉牛产业发展、屠宰加工、市场营销、产品研发及市场开拓等方面均进行了生态重投入。今年3月,贵州省肉牛产业“六方合作”金融创新试点在我县有序开展,为凤冈生态肉牛产业发展扩群增量和高质量发展再续新动力。年全县肉牛存栏16.2万头,年目标任务存栏17万头,将实现肉牛产值30亿元。

在凤冈,鼓牛劲、搞牛改、念牛经、唱牛歌,小康路上就是牛。

凤冈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田锦泓邓邦英

编辑安荣波

编审夏艳周立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276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