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多彩贵州》,道出了贵州的美丽与丰饶,让人心生向往。绿色生态成为贵州的发展底色和靓丽名片。为了守护这片青山绿水,年,贵州设立全国首家环保法庭,在全国率先开始环境资源审判探索,先后建成环境资源审判“”跨区域集中管辖模式,实现9个中级法院环资审判机构全覆盖。依法审结一批环境资源类案件,探索创新环境司法审判工作机制。时隔13年后的年8月28日,省委编办批复将基层人民法院的33个人民法庭设立为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环境保护法庭,全省法院依托贵州自然地理与产业布局情况,在多元化、立体式、全方位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将全省的绿水青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村落保护等全部纳入司法管辖之下,把全省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产业生态系统纳入人民法庭司法保护范畴,进一步打造贵州环保法庭优化设置升级版。9月1日至9月6日,全国6家媒体、10位记者与贵州高院一起深入一线,探寻最真实的贵州环境司法保护升级版,将如何发力?护航多彩贵州的绿水青山。探寻第一站——遵义(水)三省四地法院齐联动,共护“红土地”上的“绿产业”立秋已过,赤水河流域,两岸青山翠绿,生机勃勃,吸引许多游客来此观光。奔腾不息的一河流水,正奏响着绿色发展的和谐之声。作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优质白酒产区,赤水河沿岸地区数千家酒企,为中国白酒产业贡献了数千亿产值,成为长江经济带上,一个以生态立身的制造业产业群。
赤水河但赤水河航运发达,船舶航行也曾带来困境。非法捕捞,沿岸村民污水入河,生态系统敲响警钟。一泓清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生态之源,更是发展之源。早在年3月,贵州省高院就批准了在仁怀市法院设立环境保护法庭。今年8月,贵州省高院批准仁怀市法院设立茅台特殊环境保护法庭,重点保护以茅台酒为龙头的酱香型白酒产业所必须的独特气候、水、土壤和微生物环境及赤水河流域原生态环境环境。
赤水河就在记者探访当天,云贵川三省法院保护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司法协作座谈会在仁怀市法院茅台特殊环境保护法庭召开,贵州遵义、毕节,四川泸州,云南昭通等近十家法院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三省四市法院共同携手,为赤水河流域实现协同共治出谋划策。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卢飏说,此次座谈会的召开意味着赤水河全流域环境资源审判跨省域司法协作机制正式启动并运行,他们面临的跨省域司法协作任务重、时间紧,要抓住机遇率先在环资审判专门化机构建设、跨省域环资案件管辖、专家库及数据库建设、司法修复基地和宣教基地建设、水上巡回法庭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
云贵川三省法院保护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司法协作座谈会如今,赤水河流域,绿水青山是品牌,生产力和竞争力,必须要靠各地司法力量“拼盘”成合力,形成长效机制,已成为赤水河流域沿线省市的共识。“可以说,没有赤水河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包括茅台在内的沿岸白酒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茅台酒厂法律知保部律师办公室副科长刘元亮感概说,这背后,是法院人的长期以来的细心守护。“红军长征在这里成就伟大转折,酱香白酒阐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华社贵州分社记者汪军说,云贵川三省法院携手保护赤水河,这样的跨区域联动令人称赞。在遵义,记者团一行还探访了湄潭县黄家坝街道牛场村。阳光下,余亩生态修复示范基地,一株株“补植复绿”的树苗正茁壮成长。这片绿色,正是得益于当地法院在恢复性司法理念方面的探索和努力。
湄潭县生态修复示范基地据介绍,年7月,湄潭县法院成立了专门的环境资源审判庭,集中管辖湄潭、凤冈、余庆、务川四县涉及环境资源的民事、刑事、行政一审案件。湄潭因茶而兴,因茶而富。贵州省委编办批复将基层人民法院的33个人民法庭设立为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环境保护法庭,其中湄潭县法院环境保护法庭将与凤冈县法院环境保护法庭统筹开展茶产业基地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为当地茶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雨后的湄江穿城而过,茶香绵延千里。遵义这片“红土地”上的“绿产业”,勃勃生机。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何永利杜延卿
编辑贺韬
编审李中迪钟俊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