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遵协作跑出加速度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不久前,珠海市·遵义市东西部协作展厅在珠海星园市场开馆。据珠海市菜篮子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里主要销售珠海对口遵义协作地区8个县(市)最具特色的农副产品和美食,满足珠海高质量农产品消费需求,对助力“黔货出山”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米袋子”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携手奔富裕,珠遵同发力。年是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工作起步之年,立足“遵义所需、珠海所能”和“珠海所需、遵义所能”,珠海与遵义在乡村振兴、优质农产品供销、高新技术合作等领域强化协作,提高产业规模效益,帮助群众增加收入,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不断提高东西部协作的质量和水平。

投入财政援助资金4.1亿元、转移劳动力人、累计完成消费协作任务14.8亿元……年,珠海东西部协作协议全面提前超额完成。从产业合作到劳务协作,再到人才支援,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山与海的携手与情谊。

●南方日报记者何康杰

新变化

从单向帮扶到协调发展

在遵义市正安县谢坝乡蔬菜基地,长势喜人的广东菜心陆续被采收,每天采收量接近10吨。15个小时后,这批来自正安的新鲜蔬菜,将抵达粤港澳大湾区,出现在市民的餐桌上。

这是珠海和遵义深入开展产业协作的一个生动缩影。从最早的捐钱捐物,到造血式帮扶,再到共同发展,两地协作正从单向帮扶走向协调发展。“产业协作不再是单个企业‘进山’,而是产业链的协作与延伸。”粤黔协作工作队遵义工作组(下称“珠海驻遵义工作组”)相关负责人说。

走进遵义市道真县浣溪村,成排的食用菌大棚映入眼帘,阵阵菇香扑面而来。“以前村里没有产业,不得不外出打工,自从村里建起食用菌园区后,我在家门口找到了致富路子。”村民唐冰说。

如何利用好遵义本地的产业优势,让大山深处的宝贝“变现”?经过实地考察后,珠海的干部有了新思路。

年11月22日,在珠海驻遵义工作组的牵线搭桥下,贵州仡山香蘑特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与丝路之鹰中非贸易(珠海)有限公司举行签约仪式,通过对食用菌的深加工、品牌打造及市场销售,助力道真县食用菌全产业链发展。

丝路之鹰中非贸易(珠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宽夫海伦表示,该公司将着力塑造“仡山小蘑王”菇酱品牌形象,搭建“线上+线下”双渠道,打通国内外农产品供应端和非洲销售终端,并通过扩大海外市场知名度反哺国内市场,为道真农产品销售开辟新路。

“我们正逐步推动东西部协作由政府引导向市场主导转变,打通长期协作通道,建立各种资源要素自由流动机制,促进两地实现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珠海驻遵义工作组主要负责人说。

除了加快畅通要素流通渠道,两地还在共建产业园区方面狠下苦功。

为助推遵义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今年珠海引进海峡两岸农业发展研究院赴湄潭、正安、道真和凤冈等县对接茶叶产业发展、农产品种植及精深加工,促进当地茶叶产业提质增效,加快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珠海与遵义合作共建产业园区12个,其中农业产业园7个,引导入驻园区企业29个,入园企业实际到位投资12.3亿元,通过资金和产业的双向扶持,使两地的协作功能达到最大化。

新办法

以“点对点”破解招工难题

劳务协作不仅是东西部协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有力抓手之一。

自两地明确协作关系以来,双方人社部门积极对接,签订了《珠遵人力资源协作工作协议》,明确从加大劳务协作资金投入、制定转移就业补贴政策、互设劳务协作工作站等方面,推动劳务协作精准到位。数据显示,截至年12月,珠海对遵义劳务协作转移劳动力已达人,完成协议数的%。

开展劳务协作的关键在于精准对接。近日,珠海市香洲区首批驻外劳务工作站正式成立,其中就包括了遵义市凤冈县、务川自治县。“随着经济和产业的发展,部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面临‘招工难’问题,设立异地劳务工作站可有效缓解上述难题。”珠海市香洲区人社局局长李兵说。

为鼓励支持职介机构等市场主体组织对口帮扶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珠海还对遵义8个脱贫县(市)及市级人社部门在珠海建立劳务服务工作站提供每站一次性10万元建站经费,并按照每转移1名遵义劳动力到珠海就业补贴元给工作站或者中介机构。

线下服务不打烊,线上招聘不停歇。在此前举办的“珠遵人力资源协作珠海企业专场招聘会”线上招聘活动中,珠海格力电器有限公司、珠海正圆控股有限公司、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32家珠海企业,以线上直播形式为遵义提供余个就业岗位。

与此同时,珠海和遵义还进一步深化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多渠道推动遵义劳动力稳岗就业。“去年,珠海市技师学院与正安县技工学校签订了协作框架协议,在共建专业、开展师资交流提升、联合开设‘珠海班’等方面进行合作。”珠海市技师学院老师兰飞告诉记者,“珠海班”的学生毕业后可根据意愿安排在珠海优质企业、技术岗位就业。

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的有效结合,让珠海产业有效盘活了遵义的人力资源。这批劳动力走出山区,不仅走上了一条致富路,更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了宝贵的人力支持。

新动能

人才进山赋能乡村振兴

“回去后我要把所学所得用到办学实践中,激励同事们全身心投入到大有可为的职教天地中。”年11月22日,遵义市教育系统第十五期“金种子”学员班班长、湄潭县中等职业学校副校长杨华杉在结束珠海市技师学院的跟岗学习后说。

作为遵义教育“金种子”的一员,他在珠海这片肥沃的教育土壤里学习了两个月,思想上、业务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进步,包括他在内的6名跟岗老师在当天返回原校,并把所见所闻学以致用,为各自学校发展添砖加瓦。

开展东西部协作,既要带资帮扶也要带智帮扶。“我们希望搭建人才交流的平台,把珠海先进的理念和发展经验带到遵义来。”珠海驻遵义工作组相关负责人说。

年以来,珠海在加快推动学校、医院构建结对关系的同时,还迅速启动两地人才队伍需求匹配工作,选派一批作风优良、技术过硬的人才队伍赴遵义帮扶。截至目前,珠海向遵义市选派的22名党政挂职干部、名专业技术人才均已全部到岗,为遵义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珠海前沿的思想理念、职业教育氛围进入遵义,激发了当地群众奋发图强、勤劳致富的热情,并带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更多人的命运由此改变。

“现在来遵义旅游的广东人越来越多,我想在珠海学好粤菜烹饪技术、中西式面点的制作,毕业后回家乡开一家特色粤菜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读于珠海技工院校的遵义籍学生赵艺茗说。

“珠海的产业发展路径及良好的政府服务意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遵义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每次课都有收获,珠海的发展经验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和思路。”

数据显示,去年以来,珠海共举办乡村振兴干部培训班11期,培训人次;举办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49期,培训人次,为遵义培养了一批批带不走的干部人才队伍。

“从农业到教育、医疗等领域,两地专业人才、党政干部观念互通、作风互鉴、思路互学,一起把结对的手越拉越紧了。”珠海驻遵义工作组主要负责人说。

●延伸

珠海加快推动“菜篮子”工程建设,去年认定14个生产稳供基地

小小菜篮子连着大民生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珠海东西部协作农产品批发中心日前正式揭牌运营。据悉,该中心将通过与珠海对口帮扶地区农产品生产基地合作,扩大农产品来源,让更多更好的农产品进入珠港澳市场。

小小菜篮子,连着大民生。近年来,珠海市农业农村局通过出台扶持政策、推进项目实施、加强质量监管等措施,大力开展“菜篮子”工程建设。截至目前,珠海共认定年度“菜篮子”建设项目(第一批)26个,其中14个“菜篮子”生产稳供基地核定蔬菜和水果种植总规模达到亩,畜禽养殖规模总出栏万羽、存栏万羽。

“让人民群众吃得舒心,实现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的飞跃,实现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这是珠海农业农村部门为之努力的最高目标。”珠海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许志军说。

合力惠民加快补齐蔬菜、畜禽类生产短板

“菜篮子”一头连着市民、一头连着农民,反映着人民生活的幸福感。由于珠海地处珠三角水网区域,水产养殖业是珠海农业主导产业,但猪肉、禽、蛋、蔬菜等“菜篮子”主要产品自给率低,仅约占比15%,大部分需要依靠外地输入。

据许志军介绍,去年,珠海水产品总产量为33.64万吨,畜禽肉类总产量仅为0.59万吨,禽蛋总产量为0.54万吨,蔬菜总产量为13.84万吨。“按珠海常住人口平均消费水平测算,水产品总需求量约8.5万吨,畜禽肉总需求量约12万吨,禽蛋总需求量约4万吨,蔬菜总需求量约万吨,主要产品供应缺口巨大。”

如何解困?一方面,珠海通过成立市“菜篮子”工作领导小组,压实各区(功能区)和相关部门“菜篮子”工程建设主体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工作格局,并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增设“菜篮子”建设专项小组,统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各项工作。

另一方面,珠海大胆探索创新,出台实施《珠海市关于推进“菜篮子”建设的工作方案》等相关政策措施,指导扶持“菜篮子”建设,并设立“菜篮子”建设专项资金,每年投入1亿元“菜篮子”建设资金用于生产基地和配送平台建设、品牌打造及质量安全监管,保障“菜篮子”产品自给数量和质量,特别是保障突发性自然灾害、公共安全事件等紧急情况下的稳定安全供给。

除设立“菜篮子”扶持资金外,珠海还出台《—年珠海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方案》,建立由政府、种植(养殖)户、保险机构共同参与的农业风险分担机制,在乡村振兴资金中安排万元,用于支持珠海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提升农业抵御风险和自救发展的能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

在“菜篮子”基地建设方面,珠海在加大对本地“菜篮子”生产稳供基地扶持力度之余,还积极推动对口协作、支援、合作地区的农业企业参与到“菜篮子”工程体系中,重点补强珠海蔬菜、畜禽类生产短板。

“年9月,我们认定了第一批‘菜篮子’生产稳供基地14个,其中市内8个、市外对口帮扶地区6个。”许志军表示,目前14个“菜篮子”生产稳供基地核定蔬菜和水果种植总规模达到亩,畜禽养殖规模总出栏万羽、存栏万羽。

层层把关让“菜篮子”拎得更安心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层出不穷、屡禁不止的食品安全事件已成为广大消费者的心头刺。随着“菜篮子”生产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多,如何保障农产品的安全质量成为市民最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440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