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杨天飞,是凤冈县蜂岩镇朱场村驻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初始,为了尽快地熟悉业务,准确把握朱场村村情现状,我开始认真细致地进行调研摸底,用脚步丈量着朱场村的每一寸土地。
朱场村总共3个村民大组,25个村民小组,人口人。在多次走访过程中,我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谢仕进的印象比较深刻,从此便开始了对他家的贴心帮扶。杨天飞(中)走访村民64岁的谢仕进是二级残疾,终身未婚,家里也仅他一人,生活十分困苦,他居住的房屋也破败不堪。
为帮助他发展起来,住上新房,一个月下来,我起码要跑上他家几次,帮他打扫卫生,准备修建新房的材料。
在与村支两委商议后,村里同意把谢仕进家纳入危房改造规划中,通过项目补助元,谢仕进如愿住上了新房。
年迈的谢仕进患有老年病,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积极为他争取到了镇里的特困供养,在蜂岩镇养老院建成后,通过对接民政部门把他送入了养老院。
现在的谢仕进不再忧虑与衣食住行,还有玩伴,与帮扶前形成巨大反差。杨天飞(左)入户了解情况因为我懂农村生活的不易,所以我更能理解这种感受,在我走访路途上,谢仕进只是一个缩影,也许还有更多他这样的人,我立下的目标就是:倾尽全力帮扶困难村民,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加入脱贫攻坚工作以来,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通过我们向贫困户宣传党的好政策,让贫困户家里增加收入、住房保障、健康保障、饮水安全、环境优美,心里满满的都是幸福感。
功夫不负有心人。截至年,朱场村贫困户已全部脱贫,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能为村里扶贫致富尽一份力,这一切都是值得的。通讯员 朱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李洋整理编辑顾航编审尹长东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