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引领市场主导农民主体凤冈县唱响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手术好 https://m.39.net/pf/bdfyy/xwdt/
凤冈县按照“特色”“田园”“乡村”总方向,围绕“四新一高”,坚持改革引领、市场主导、农民主体,统筹推进五大振兴,初步建成集“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田园风光、田园建筑、田园生活、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九要素为一体的全省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坚持改革引领,做好三篇文章,激活乡村“新动能”抓产业融合。横向上,做好产业“加”文章,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点进化镇秀竹组在做好茶叶产业的基础上,发展玫瑰种植,并研发玫瑰花茶特色产品,让群众户均增收元以上。示范点三新组实施“畜—沼—稻”种养循环模式,大力发展有机水稻和肉牛产业,将水稻秸秆作为肉牛饲料,将牛粪加工成有机肥,成功实现零污染、零排放、零剩余、全利用“三零一全”。年收集秸秆吨,收储处理粪污达吨,生产有机肥吨,产值达万元,农民变废为宝,户均增收元。纵向上,做好产业“链”的文章,围绕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努力把村庄打造成公园、把田园打造成庄园、把庭院打造成花园、把农房打造成作坊,秀竹组、三新组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8家,农产品精深加工转化率达74.5%,建成民宿4家,农旅融合年产值达万元,带动户群众增收。抓资源盘活。大力盘活闲置资产,让“闲产”变“活产”,创新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土地入市”,采取先租用后出让的方式,将平方米闲置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用于厂房建设,村集体经济收益5.35万元。让“包袱”变“财富”,积极鼓励群众将闲置房屋通过出租、入股等方式,改造为公益设施、民宿、作坊等,目前,已改造加工作坊5家、民宿4家、支部活动室1间。大力盘活闲置土地,让散地、荒地、林地变为“宝地”,动员群众复垦撂荒地,种植粮食及经济作物余亩,在石旮旯地块种植玫瑰余亩,在林下种植食用菌、中药材余亩。抓力量整合。整合金融政策促发展,创新肉牛产业“六方合作”金融模式以及省工行支持凤冈乡村振兴50亿元金融政策,有效解决发展资金不足问题。整合财政资金补短板,全力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和宜居农房改造资金.4万元,用于乡村建设和补齐产业短板。整合人才力量强保障,邀请驻村规划师、乡村规划师、产业发展指导员5人,培育“乡村掌墨师”8人、本土人才17人、返乡创业人才9人,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机遇,借来香洲区正方集团结对帮扶科技人才3人,帮助示范点建设。坚持市场主导,实施四大行动,培育乡村“增长极”引企入村,把资源变资产。大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培育引进不同层次的市场主体,让农村沉睡的资源活起来。截至目前,两个示范点共培育或引进10万元家庭农场11家、万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万元的种养循环小区2个、亿元的龙头企业1个。同时,将闲置房屋改造成茶叶加工厂3家、大米加工厂4家、玫瑰加工厂1家,引进有机肥加工厂和肉牛养殖厂各1家。引民入社,把农民变股民。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组织模式,农户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建立健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利益联结机制。合作社垫资为农户提供农资、以保底价收购农产品,收益按“”比例分红,20%返还给农户,30%分红给合作社理事,50%用于合作社的发展和公益事业。年合作社分红资金10.35万元,惠及群众50户,户均增收元以上。引贤返乡,把洼地变高地。注重传颂“古贤”,挖掘“今贤”,培育“新贤”。大力实施“雁归计划”,动员引导在外能人返乡创业或支援家乡建设。目前,已有20名本地乡贤参与家乡建设,其中,9名乡贤带项目、带资金、带技术、带资源回乡创业,2名在外乡贤在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支援乡村建设。引货出山,把产品变商品。充分利用成渝经济圈和东西部协作机遇,通过订单销售、直播带货、C端零售、举办农产品展销会等方式,把凤冈农产品变为商品卖出去。成功将雪花牛肉、有机茶叶、有机大米、玫瑰等农产品销往成渝经济圈和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年销售额达万元。坚持农民主体,主攻三座堡垒,激发乡村“源动力”让农民留下来。秉持“把岗位和机会留给农民”理念,坚持把创业机会、就业岗位和增值收益留给农民,培养职业农民人,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20个,全力引进培育各类农业经营主体8家,提供就业岗位个,吸引人返乡创业就业。让农民动起来。秉持“为农民而建,让农民来建”原则,创新推行“党群直议”制,发动群众全面参与、全程参与示范点建设,以党内民主引领人民民主、人民民主促进党内民主,最终实现“党员提、群众议,群众问、党员答”的党群直议。乡村建设中吸纳群众意见50余条,农民自筹资金万元,改造房屋和厕所户、拆除危旧房屋41间、改造支部活动室1间,议事会自行解决广场、道路等公益性占地17.68亩。创新实施“政治、自治、德治、法治、数治、礼治”的“六治”融合模式,完善《组规民约》,形成了家庭环境卫生“八哈”约定,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让农民富起来。秉持“既要富钱袋,又要富脑袋”目标,秀竹组带领群众发展茶叶亩、水稻亩、玫瑰亩,年产值达万元,成功打造“玫瑰有约·康养秀竹”品牌;三新组结合水质、土壤等资源优势,动员群众发展有机水稻亩、茶叶亩、肉牛头,年产值达万元,成功打造“有机三新·水韵稻乡”品牌。年,三新组、秀竹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元,老百姓的钱袋越来越鼓。通过用乡土材料修复自然遗址、古井等乡愁记忆,原汁原味地传承乡村文化,增强群众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同时,村民自行筹办乡村春晚、农民丰收节等活动,群众自己演自己、自己讲自己,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宋黔云王其伦编辑吴浩宇二审卢世容三审陈富强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723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