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和脱贫攻坚是双战场,也是双考场。遵义市多名驻村干部挺身而出、逆流而上,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在一线守初心、担使命,在田间地头抒写青春、砥砺奋斗。 在战“疫”斗贫中,广大驻村干部以民情日记的方式,记录下了他们“与时间赛跑、同疫情决战”的决心与信心,诠释了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精神,展现了“不忘胸间一抹红、不负青春不负民”的为民情怀。 余庆县构皮滩镇高坡村第一书记田景松:亲情与“疫情”,我选择了坚守一线 年2月27日23时,初春夜晚的小山村格外寂静。回到村委会二楼住处,挂断与妻子的通话,打开 10:30,送完红糖姜开水,到低保户王道培家中,了解他家生产生活情况。了解是否差生活物资,并叮嘱他在疫情期间不要外出。 11:00,在小泥田组王守江家,详细了解他的身体恢复以及药品保障等情况,提醒他不要外出,有事情可以联系我们,随后为其家人分别测量了体温。然后挨家挨户发放疫情宣传单,并对每家每户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再次核实有无外出人员和外面回来的人员,。 14:00到20:00,在高坡村关口坳卡点执勤值守。对车上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在核对信息和体温监测无问题后,才对车辆放行。 22:00,收到王道培短信,“田书记,谢谢您今天给我的元,下午我托党员服务代购队的党员帮我买了春耕的种子和肥料。明天一早,我就上坡去把菜种下去。”了解到该户没钱买种子和肥料,我掏出自己的钱叮嘱他抓紧去买。我回复他:“多种点好菜,不要误了春耕。” 写完日志,看着不远处稀稀落落却又分明闪亮的万家灯火,不由得回想起,大年初二,将家中1岁的孩子交由外婆照看后,就来到村里奔赴疫情防控一线,一晃就快个把月没有回家了,心里竟然有点酸酸的味道。 凤冈县文体旅游局派驻永安镇崇新村驻村干部徐进:破“疫”劲头松不得 年3月1日,星期日,也是赶集的日子。即便穿了“老棉鞋”,还是能感觉春风的寒意。 “叔,最近还是疫情管控期,你是要去赶集吗?”我看见一位老大爷扛着5把扫帚朝集镇方向走去,赶紧走上去问他。“今天赶集,我要去看看有人买扫帚没得。”老大爷一边回答一边固执地往前走。看着他坚持的样子,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不由自主地掏出元钱塞在他手中,他几番推迟后,执意要留下那些扫帚。
凤冈县驻村干部徐进到金凤专业合作社育苗基地指导社员育苗(左一为徐进)遵义市委组织部供图
疫情响应级别调低了,但还不能大意。中午,我带着3袋大米、2桶食用油走访了摔伤的帮扶户尹国秀老人。看到她恢复良好,我叮嘱她不要外出,如果缺生活物资及时与我联系。随后我驱车1小时到从湖北返回的重点对象邓大姐家,为她送去体温计、口罩和消毒液,要求她单独就餐,注意家庭卫生和消毒工作,一旦有发热情况,要第一时间告诉我。 走访群众,到专业合作社指导群众翻地育苗,检查群众是否将口罩带反,要求群众至少保持1米以上的劳作间隙……,忙忙碌碌就过了一天。回到村里开完疫情防控和产业发展调度会,已经是傍晚七点。刚扒了两口饭,接到群众电话,说有刚从四川返回的人员。我与包组干部迅速放下筷子,拿起居家隔离承诺书、居家隔离公示牌等资料,迅速赶往对象家。当事人坚持自己是健康的,亲属不配合我们的工作,聚集的群众又异常激动,几乎吵成“一锅粥”。经过反复讲解疫情防控的严峻性,对象和家属消除了抵触情绪,配合我们完成了居家隔离有关手续,群众慢慢散去,我的心里才松了口气。 赶回村里驻地已是凌晨。守好卡点、看好包保对象、发动群众搞好产业和春耕,每天几乎做着同样的工作,虽然很累但很充实,更是一种不一样的幸福,因为守住了群众健康,才能巩固我们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 正安县谢坝乡环山村第一书记陈前良:不负青春不负卿 年3月4日,星期三,值得记忆的日子。 年3月,我到这个村任第一书记。帮群众送生产生活物资,到田间查看生产情况,处理邻里矛盾,宣传方针政策等等,是我们每天要做的工作,看似枯燥但也很有成就感。
正安县谢坝乡环山村第一书记陈前良指导农民栽茶苗(左二为陈前良)遵义市委组织部供图
今天一早,我们带着新时代青年农民学校产业导师到地里,仔细查看茶苗栽种株距、行距,一遍遍地纠正群众栽种习惯。他们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看到县里要求的栽种间隔,非常心痛土地被“浪费”了。我们解释说,栽种间隔,就像防控新冠病毒措施一样,隔得太近会相互传染“病毒”,大家瞬间就开心的理解接受了。在导师和我的讲解下,群众都领会了技术,纷纷弯着腰把太密的茶苗拔出来重新移栽。十一点二十分,正准备拿出手机拍下这幅“茶农春耕图”,手机却响了起来,驻村干部的群里炸开了锅。“正安脱贫了!”,“战友”们纷纷评论转发,我顿时也有了“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感觉。 “正安脱贫了,爸爸你哪天回来?”,“我们教师队伍开心得很,你有什么想法?”晚上,妻子打来电话,她和女儿在电话那头激动不也。“我们所有辛苦和努力都在这一刻得到了回报!我这两年的驻村经历是我这一生最珍贵的日子,我亲身经历和亲眼见证了环山村整村出列,这个军功章上有你们的功劳!”回答完她们,我热泪盈眶。 告别妻儿,我习惯性打开驻村工作日记本,黑色封皮已经褪色,厚厚的一本都快记完了。回首一天的工作,农村没病毒、农时没耽误、农田没撂荒、农民没闲住,疫情防控与产业发展实现了“双促进”,我对得起胸前的党徽和第一书记的工作牌,不负青春不负卿! 一份份民情日记,就是一颗颗为民服务的初心,就是一份份为民请战的担当,就是一幅幅为民而战的画卷。他们选择在“逆行而上”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在坚守一线、担当作为中扛起“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担当,在疫情防控一线当先锋作表率,凝聚成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战的磅礴力量。
来源遵义市委组织部
编辑杨鸿新
编审晏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