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凤冈肉牛寄养迸发扶贫拳头效应

中科白癜风微博 http://m.39.net/pf/a_4572199.html

“以前养牛为耕地,如今养牛奔小康。”在遵义凤冈县,这句话已成为养牛户的一句口头禅。     “去年,我在和记公司领养了60头牛,除去喂料成本,纯收入近30万元,不需要垫支更多的本钱,不担心牛生病,公司给牛买好保险的,只要精心饲养就是稳赚不赔。”该县土溪镇鱼泉村领养牛户吴兴凤谈起领养牛致富增收的话题时,一脸阳光。

凤冈牛运往广东市场销售

近年来,凤冈县养牛场联合推行扶贫到户“肉牛寄养”工程,助推精准扶贫,为全县多户贫困户寻找了“肉牛寄养”的脱贫增收路径,开启农户脱贫致富新模式。随着凤冈县牛产业蓬勃发展,饲养技术改造升级,产业融合局面也日益生动。各乡镇立足镇情村情,创新饲养方式,采取“支部+特惠贷+合作社+贫困户+村级集体经济”的寄养模式,消除贫困户喂养生猪的成本及市场风险,保障贫困户脱贫,走上致富路。     凤冈县各养牛场实行肉牛、能繁母牛寄养,即为寄养的牛买好保险后,过秤后放给农户饲养,如果过秤时牛重斤,回收时牛长到斤,斤公司按市场价付现金给农户。如果是放能繁母牛,公司将母牛授精成功后放给农户饲养,每下一头牛仔公司补助元,牛犊养大育肥后公司按市场价回购。这一举措增强了农户养牛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凤冈王寨镇官塘组黄和梅养牛致富,目前规模达到多头

花坪镇朝阳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练朝阳可谓是带领当地群众发了一笔“牛财”,他告诉记者:“今年我们吸纳53名贫困户加入养牛专业合作社,去年发放了头牛给贫困户饲养,惠及绥阳、花坪等三个镇的户贫困户,每户一年靠养牛育肥就增收0元以上。合作社将继续扩大寄养规模,力争明年发放牛扩大到头以上。   “我家去年从朝阳合作社领养了6头牛,收入3万多元,圈上还有2头牛,两头肥猪,收入还不错,住居环境也改善了,日子一天天好过了,这多亏了练总把牛寄养给我喂哟。”花坪镇石盆社区贫困户熊应华脱贫致富后如是说。     和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由香港投资商投资的,在土溪镇大连村建占地面积70亩养殖场,现存栏肉牛多头,入驻三年来,采取“企业+家庭农场+农户+贫困党员”的发展模式,免费为农户提供能繁母牛、育肥牛,并为农户购买保险和贴息,让农户代养,养到一定体重后按照市场价收购后销往广东深圳。公司每年放养、寄养给农户边放边回收有40多户,寄养牛达余头。

凤冈王寨镇官塘组黄和梅养牛致富,目前规模达到多头

据了解,在凤冈县农村有不少农户养牛,每年养牛20至30头,因缺乏资金和技术,除去饲养成本和贷款利息,一年下来收益所剩无几。为此,凤冈各养牛企业除实施“肉牛寄养”工程外,还通过和农户签订牧草和玉米订单种植,对秸秆、牧草实行统一收购,保证了肉牛品质,拓宽了当地群众增收渠道。     龙滩口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安江介绍,牛场每年收购的玉米秸秆在七千吨左右,辐射新民村周边的户农户,每年收购玉米秸秆的资金加上加工成本,划元一吨,公司每年付出收购玉米秸秆款达多万元。

凤冈县绥阳镇大牲畜交易市场

数据显示:凤冈县通过三年的政策扶持,引进10多家企业入驻,让肉牛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全县存栏牛达16万头,年出栏肉牛6万多头,产值8亿元,规模养牛大户家,5头以上的养牛户多家,实施粮改饲种植牧草面积达6万余亩,种植甜玉米18万亩,牛的“口粮”得到保障。年,凤冈县被省农委列入全省肉牛产业重点县,贵州省养牛大县。陈昌霖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黄霞

编辑徐然

编审施昱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188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