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驻村经历让我尝到人生百味

“小曹,我看了你的简历,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啊。不如趁着现在年轻,也没有什么家庭负担,去基层锻炼锻炼。基层锻炼是干部成长的必经之路,脱贫攻坚工作也是当前我们国家的一件大事,做好它对你本人也有很大帮助。”   我叫曹静,是遵义市凤冈县天桥镇河闪渡村驻村第一书记。年3月,带着领导的关心嘱托,怀着新鲜好奇的心情和到基层学习的愿望,我从遵义市委督查局来到了凤冈县天桥镇河闪渡村,开始了驻村生涯。     天桥镇是凤冈县最偏远的乡镇,河闪渡村又是天桥镇最偏远的一个村,我到河闪渡村的时候,刚好是脱贫攻坚工作迎接国家第三方评估的最后攻坚阶段,大批的驻村干部吃住在村,每天走村入户,对贫困户的情况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当大家看到这么年轻,毫无基层工作经验,甚至连农村生活经验都很少的我作为第一书记,来到村里还领导驻村工作队时,大家的眼神里布满了怀疑。

尽管如此,在共同做好迎检工作的目标和压力之下,我和驻村干部一同入户与贫困户户户见面,了解每一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和帮扶措施落实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   “曹书记,因为疫情原因,现在村小还没有开学,村里柳塘蔬菜基地的蔬菜没有销路了,当初是我们村委会发动老百姓种的蔬菜,现在眼看着蔬菜就要烂在地里了,如果卖不出去,以后可能就失去群众的信任,工作就不好开展了,你能不能帮我们想想办法?”年轻的村支书王茂军声音里似乎带着哭腔。     在接到“求助”,我立即请求单位帮忙寻找蔬菜销路。我们联系了遵义市马家湾农贸市场销售部的负责人,并和王茂军书记、菜农代表李吉勇一行三人,清晨在地里摘了挂着露水的蔬菜样品,拎着大包小包、马不停蹄地赶到了马家湾农贸市场,对方认可蔬菜品质后,就答应在农贸市场给我们免费提供摊位销售蔬菜。

接着我们又联系了遵义市汇川区配送中心,负责人答应帮助我们销售一部分蔬菜;单位领导帮忙对接了县委督查局,在系统单位的热心帮助下,村里的蔬菜就近销往凤冈县各机关食堂;各个销售渠道逐渐打通,地里的蔬菜还在不停生长,如果能最大程度挽回菜农损失,还能创造收益就更好了,我接着联系了省内的大型连锁超市聚福隆,将我们的蔬菜样品拿到现场给相关负责人看,借助超市的销售渠道帮助销售一部分蔬菜。单位的同事看着我跑上跑下联系蔬菜销路的身影,都在和我开玩笑说:“曹书记现在都开始跑销售了!”   最终,在多方协调和努力之下,我们共销售出蔬菜3.1万斤,共挽回经济损失2.82万元。对我们来说,挽回的不仅仅是村民损失,更有村民一如既往的理解、支持和信任。     除此之外,在我的积极争取下,“娘家”单位遵义市委督查局的领导们还实地走访贫困户开展帮扶活动,为村子带来20万的城郊绿化项目,还为柳塘完小争取了5万元购置教学设施设备购置资金。村里的山更青、水更绿,孩子们在关爱下一天天成长,河闪渡村也悄然发生着改变。

驻村生活对我来说,是初尝人生百味,也是五味杂陈。深夜散会后独自穿过浓雾密布的蜿蜒山路是酸;四处奔波后争取到资金和项目做实事是甜;顶着烈日走村入户开展帮扶是苦;陪伴父母家人的时间太少是辣……   在河闪渡工作的这段经历让我收获了“全县脱贫攻坚优秀个人”荣誉称号,也收获了领导同事的认可和百姓信赖。驻村工作既是组织对我的一场考验,也是我对自己青春的无悔注释。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黄霞整理

编辑钱诚

编审陈富强唐正平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213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