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手灵巧地在茶树间上下翻飞,不一会儿手中就握满了一捧金贵的“头茶”,这是近日来在贵州各大茶叶产区中最常见的热闹景象。而随着明前茶进入采摘期,游客也跟着忙碌起来,纷纷涌进茶园体验“茶香之旅”。
3月20日,伴随着“红绿交辉趁芳华·清明遵义来采茶”活动正式开幕,凤冈县茶海之心景区的人气越来越旺。景区内最早开办茶旅民宿的陈氏茶庄门口早已停满车辆,民宿前的大片茶海中还种植了不少桃树,桃花正艳,茶香扑鼻,吸引不少游客穿梭其间,或拍照赏花,或体验采茶乐趣。
陈氏茶庄创始人陈仕友虽已年过七旬,依然精神矍铄,看着这片红花与绿叶交相辉映的茶园,欣喜不已。他告诉记者,自从年陈氏茶庄正式开业后,前来体验茶香之旅的游客逐年增多,随着硬件设施逐步完善,茶海之心景区的旅游栈道、自行车赛道、观光索道、吊桥、观光车、中国禅茶瑜伽小镇等也应运而生,更先后荣获了“全国绿色小康村”“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区”“贵州最美茶乡”“全省个重点旅游景区”“全省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等一系列殊荣。
而在有“中国名茶之乡”美誉的湄潭县,位于湄潭“翠芽27°”茶旅一体化4A级景区核心地带的金花村也热闹非凡。这里因色彩丰富的建筑设计而得名“七彩部落”,清晨,茶农唱着婉转的采茶歌在茶园里劳作,夜晚,又与游客们在篝火边载歌载舞,游客在此不仅能体验乡间的清新空气和美食美景,更能在茶园中感受到采茶的乐趣。
据了解,金花村早在年起就通过统一资源、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模式发动群众以资源和资金入股组建公司,以此发动群众抱团开发乡村旅游,如今已成为湄潭县茶旅一体发展中的一张靓丽名片,而湄潭县全县更是依托60万亩茶园生态优势,按照“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的茶旅、农旅一体化发展构想,形成全域旅游的发展态势。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彭芳蓉
文字编辑/向秋樾
视觉/实习生文俊
编审/李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