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荣誉的背后是付出丨凤冈县

我叫张静,是遵义市凤冈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

年凤冈县人民法院被省委授予“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同年,我有幸被凤冈县委授予“优秀机关党委书记”的称号,年我被凤冈县委授予“凤冈县年度优秀扶贫干部”的称号。这些荣誉是干警们齐心协力、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背后书写着很多感人又美丽的故事。

年8月,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凤冈法院开展了驻村帮扶工作。为了兑现让茶乡人民尽早“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庄严承诺,我带着驻村干部来到了全县唯一一个深度贫困村漆坪村。那里海拔高、地势陡,山路崎岖,山上常年云雾缭绕,有凤冈“小西藏”之称。因为村委会办公及居住用房紧张,我在老乡那里租了一套民房作为临时指挥部,带着几个年轻干部马不停蹄地迅速开展脱贫攻坚摸底工作。

前期,我们在当地老党员的带领下走村串寨,对漆坪村的帮扶对象挨家挨户进行了走访调查,并将走访情况向法院党组做了专题汇报。院党组在充分听取了意见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了《凤冈法院法治扶贫工作方案》。  年4月,我接到脱贫攻坚指挥部通知,天桥镇88岁的老人因子女未达成赡养协议,居住在危房中。接到通知后,我第一时间走访了老人,并联系了老人的子女了解情况。4月24日下午,我带领驻村干部驱车一个多小时,主动上门给老人的子女做工作。经过几个小时耐心讲解,大家就老人的赡养问题终于达成了一致。我和同事们帮老人草拟完赡养协议时已经天黑,我们顶着浓雾,驱车行驶在能见度不足50米的乡村道路上,赶回指挥部。

我的帮扶对象叫陈天林,住在漆坪村光明组,已年过花甲。今年,老人种了两亩多玉米、养了四头牛,上半年雨水太多,庄稼地里的玉米长势不好,我从镇上给老人捎来肥料,老人喜出望外:“你怎么什么事情都能想到我心里去呢?你就是我的家里人啊。”几年来,我带头组织开展脱贫攻坚业务培训50余次,帮助干警解决脱贫攻坚突出问题57个,指导两个乡镇化解涉及脱贫攻坚工作中的赡养纠纷和各类矛盾问题86起。我们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充分发挥审判资源优势,办理司法确认案件35件,极大地化解了扶贫工作中出现的矛盾纠纷,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的一致肯定。

整理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邹道文

编辑何涛

见习编辑周睿

编审王璐瑶杨韬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494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