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石阡苔茶
大山簇拥大山 仰望或者俯瞰 走遍石阡翻检夜郎故地 古道旁 长亭外 一株株苔茶树缄默无言 伟岸与纤柔梦与想…… 左一脚年 右一脚年 跨越星辰大海 与唐朝人陆羽不期而遇 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茶经》中的惊鸿一瞥 为石阡苔荼打上了生动的标签
石阡苔茶聚凤茶园。崔卿摄 茶者南方嘉木 茶者紫为上 月朗星稀曾经围炉夜话 初闻饶登学贤兄如数家珍 石阡苔茶的前世今生 中国温泉之乡 中国苔茶之乡 中国贡茶之乡 中国长寿之乡 …… 掀起石阡的盖头来—— 呼一声:石阡!我们诉说衷肠 唤一声:夷州!我们热泪盈眶 从发黄的历史典籍到现今《中国茶叶全书》 追寻的目光穿越千山万水 香高味醇耐冲泡 等等石阡苔茶香溢天下 恋恋不忘 拽住匆匆忙碌的脚步 世界这么大中国泉都这么靓 品茶摆古扯谈附加的是新闻采访 一杯苔茶飞流直下三千尺 滋养着天下闻香而来的嘉宾
石阡苔茶之誉
邂逅陆羽 从绿到紫 跋山涉水 石阡苔茶名动天下 老茶树疙蔸青春焕发 在全县成千上万的茶人中 新闻通讯《陈海纳和鸿云茶庄的故事》令人感动 走南闯北勇往直前 她用纤纤之手推介石阡苔茶 还有一个叫苔源的网名聚焦了目光 其实他姓王名飞有人叫他飞哥 一直想写篇《‘茶痴’王飞》深度特稿 名副其实他亦是一棵老茶树疙蔸 在历史资料上一个叫夷州的地方 在石阡绿水青山中一个叫新华的村庄 山山岭岭绿了飞哥的头发白了 茁壮成长山岗野地侧身过来 苔茶古镇·云端新华 天上的街市 石阡苔茶一路芬芳
眺望苔茶古镇·云端新华
好茶叶石阡造 一片茶叶 一份憧憬 一片茶叶 一份担当 年 挑担茶叶上北京 火遍全国石阡苔茶走进了中南海 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了一面奖旗以示勉励 茶叶生产,前途无量 开枝散叶北纬27°的这片叶子温润如春 有阳光照耀与陪伴 云中茶园绿意中吐出紫色 在石阡与夷州交汇点上撑杆起跳 煮茶论英雄 乡亲们激情澎湃 做最干净的人,做最干净的茶 一生一世认真熬制三杯茶—— 一杯敬天地 一杯敬自己 一杯敬未来
偶见龙川河
秋夜凌晨,见好友黄云霞信手随摄的石阡古城夜景照片两帧,遂在 高高挂起 那一盏盏大红灯笼 惊艳了龙川河一池秋水 五老峰 启灵桥 白塔…… 地-老-天-荒 一转身 那个在转角处遇见的人儿 如一滴源至佛顶山的晨露 悄无声息 消失于阡城深处 一半是石 一半是阡 谁在聆听《情姐下河洗衣裳》 谁在品鉴石阡苔茶 谁的惦念在流浪 大路朝阳 阡陌链接黔东
灯火阑珊中的石阡古城 踏歌而行 眺望思州之南 抚摩夜郎故地 龙川河水啊深千尺 带走了春夏秋冬 带不走一颗初心 一直在线等待 望不穿秋水 那个挂上大红灯笼的人 也许明天就回来 也许永远不回来 灯火阑珊处 惦念如炬 向天再借年 阡城中央 龙川河畔 你来 或者不来 总有一盏红灯笼为你坚守打卡佛顶山
不抵达佛顶山麓的尧上走一遭,就不能说已到过石阡。有缘,我多年前第一次游走尧上的场景历历在目,古村、古树、古巷,小桥、流水、人家,是镌刻在我脑海中的山水画卷。来来往往,我的尧上之行不再屈指可数。有好事者评选全国十大非著名山峰,佛顶山榜上有名。它与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并称姊妹山。
石阡佛顶山
可以劈柴不能放马也不写诗 尧上春晓乍暖还寒 火塘中的松树柴燃得很旺 面对熊熊烈火返乡青年黄秀金打开心扉 一场平常的新闻采访正在进行 一问一答 清泉石上流 我就这样第一次认识了佛顶山 松树柴火烤洋芋余香绕梁 10多年后黄秀金已是乡亲们的顶梁柱 放下斧头搞旅游 我当年报道的主题早已切入村庄的肌体 石阡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打卡佛顶山 四季轮回山谷里始终激荡着乡亲们的笑声 天下熙熙攘攘我与春风皆过客 打卡佛顶山 有一种牵挂叫石阡之恋 面朝大西南春暖花开的风口上石阡翩翩起舞
石阡万寿宫
咚-咚-咚-咚 石阡嘣嘣鼓敲响四方 前世次回眸换成今世不再擦肩而过 打卡佛顶山我们又来了 一山一世界 一步一景致 仙人街真的没有仙人 只是我等凡夫俗子飘飘欲仙 品一品石阡苔茶 泡一泡石阡温泉 再嗨一碗木姜子石阡绿豆粉 油辣椒包谷烧黄糕粑神仙豆腐六和三角宴…… 正在排队等待检阅 舌尖上的石阡更是天宽地阔 一次次点燃了人间烟火 牵手梵净山以石阡古城为圆心 打卡佛顶山 向世界问好 楼上千年古寨 五德万亩桃园 凯峡河原生态漂流 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 佛顶山温泉小镇 ……
石阡温泉
聚成一团火散作满天星 在神秘的北纬27°天赐石阡 温泉夺名天下第一神汤 苔茶斩获全国驰名商标 想念石阡 我们踏平坎坷成大道 上天入地 我们奔跑成一道道风景 继续煮茶论英雄故事精彩得永远无法结尾 人在江湖多少往事要付笑谈中 打卡佛顶山谁许以石阡一次若言 这里就回报谁一个饱满的明天
拍了拍本庄河闪渡
源至乌蒙山,千里乌江千里画廊。滔滔不息,石阡本庄镇与乌江牵手40多公里。石阡的历史和兴起,与乌江贯通的龙川河息息相关,更与乌江河闪渡有关联。乌江梯级水电开发改变了山川:高峡出平湖。其中,河闪渡由此又是话题。 热爱书香热爱生命 真的我不大喜欢线装书 厚重如山生涩的文字刺痛眼睛 度娘不靠谱她心中的石阡太浅薄 跨越龙川河我拍了拍本庄河闪渡 渡己渡人渡心 在历史与现实之间 走进岁月深处的石阡 解读夜郎故地
大美乌江
山高水长以乌江为界 左岸是凤冈县天桥乡漆坪村柳塘组 右岸是石阡县本庄镇庄乐村河渡组 霍闪渡葛闪渡葛商渡和尚渡和善渡 它的历史也是一堆乱麻 剪不断理还乱 向诗人李白看齐吧 人家醉眼朦胧中依然很质朴——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畅游乌江 有些文人墨客咬文嚼字太累了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拍了拍河闪渡词穷的我就直呼其名 在贵州铜仁 在石阡本庄 它是一个挂着面纱的地方 它是一个山水和鸣的村庄 从乌蒙山出发乌江翻山越岭千里奔袭 歇歇脚它驻足本庄
凝目对视河闪渡两岸连峰数十里 山挽山水连水 洞套洞洞连洞洞叠洞 桃源迷宫 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 万古桃源 文化人意气风发楷书 拍了拍河闪渡 划过黔中喀斯特 乌江船工号子 还在V字型峡谷中游荡 上至余庆构皮滩电站下至思南思林电站 公里的浩淼烟波收藏了乌江的桀骜不驯 高峡出平湖乌江从此温润如玉 驻足河闪渡我曾与主政本庄的卓天明点燃对方—— 我亲爱的乌江我们的乌江世界的乌江
人在江上行 但爱乌江鲶鱼美 模仿古代诗人我在梵净山下遣词造句 冥思苦想也道不尽对乌江的一往情深 拍了拍河闪渡劈波斩浪的不是我 有人借用了传说中的赶山鞭 造化万物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乌江天险变通衢大道 数以百计的古渡已无渡 一桥飞架两岸联动 涛声不再依旧乌江继续奔跑 或者飞翔 通-江-达-海 驰-骋-天-下 你好,乌江! 世界,你好! 集结乌江 追梦人重整行装再出发
来源梵净云天新闻客户端
编辑刘娟利
编审杨仪杨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