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老人病情高危,一场直播救了他的命

中科医院专家 http://m.39.net/pf/a_4580330.html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杨陶玉潘迪记者吴朝香

“胃肠道间质瘤,高危!”这天,医院的李医生拿着一纸诊断急匆匆推开一间办公室。

这里正医院病理科主任何向蕾教授的《胃肠道间质瘤诊治新进展》讲座,李医生闻讯前来讨教。

凤冈县当地一位72岁的村民,因腹部疼痛入院检查发现胃窦部肿块,手术切除送病理,肿瘤大小8.5*7*5cm,属于高危险度。何教授立刻停止讲课内容,双方在现场展开讨论,精准指导患者下一步应该做的治疗。

医院病理科不具备条件,医院后续还给这个患者免费做了相关分子检测,随时通过远程会诊指导用药。

何向蕾教授远程教授

一场直播,救了一条命

一场直播,救了一条命。在凤冈,还有很多这样的患者,亟需优质医疗资源的帮助,而凤冈的医生们,也需要技术好经验足的“师父们”来带一带。

“我的膝盖能弯曲到98度啦!”最近,贵州凤冈的黄先生专医院,向医院医院的帮扶专家郑彬表示感谢。

黄先生的右膝一年多前因车祸受伤,虽然经过手术和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但关节仍僵硬明显,极大影响了生活质量。在当地医生推荐下,黄先生找到了郑彬医生,希望来自浙江的专家可以帮帮他。

医院不就有一支非常强大的康复治疗团队吗?在与主管医生黄玉平详细沟通后,郑彬邀请了医院康复科副主任李厥宝为病人进行远程会诊。

通过远程指导,李厥宝医生介绍了当下最前沿的康复技术,并针对黄先生的后续诊疗提出了多个建议。一周后,黄先生膝盖的情况就有好转!李厥宝医生又为他进行了远程复查,调整治疗方案,黄先生还按照李医生的方法自我锻炼,膝盖恢复得越来越好。

一根网线,让病人和医生都受益

郑彬在凤冈调研中发现,医院发展的首要因素是人才的培养问题。人手紧张、高层次人才匮乏、人才梯队建设断档,但每派出一名进修人员,就意味着科室成员要增加很多的工作量。而如果从浙江来技术骨干支援,则缺乏长期成效,治标不治本。难题如何解?

不久,一根网医院,距离不再是难题,专家不再是奢望。年8月,在医院党委书记黄东胜统一部署和大力支持下,两院远程教学活动“钱江计划”扬帆起航。图像传输质量清晰、语音通话质量良好,利用远程会议系统,实现业务学习对接,在医院管理、医疗技术、医院文化、护理、科研、教学等方面都可以进行交流学习。

如同何向蕾主任所说,医院远程教学中,指导专家们在选题医院的需要,确保能切实帮助解决医生平时工作中的一些难点、痛点。借助“钱江计划”,医院的腹部外科、内科、中医科等临床科室,超声科、病理科等医技科室以及院感科等行政职能部门都能向医院专家团队学习业务。医院的医生们表示,遇到业务上的困难,第一时间就想到这个远程平台。病人们受益,我们也受益。

凤人医腹部外科护理单元与浙人医护理单元同步学习

人次从这种模式中受益

按照“治一人教十人”的发展目标,短短几个月,“钱江计划”就走出了医院。在凤冈县当地政府和卫健局的大力支持下,如今,凤冈县卫健局下属的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各乡镇卫生院都可以通过“钱江计划”进行在线学习。截至目前,通过“钱江计划”进行的各类远程授课内容已经有多项,共有近人次从中受益。

好消息传来,最近“钱江计划”又有新内容了。医院在数字建设驱动行政效能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也逐步进入凤冈。医院与钉钉软件公司共同支援医院及医共体信息化建设。目前,基本完成医院以及下属7家医共体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基础框架,如智能会议室、视频会议、钉邮、电子公告栏等28项功能已上线。

医院“钱江计划”正在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在东西部帮扶中的作用,是浙江省医疗系统对贵州医疗扶贫、健康扶贫的一个有益探索,将为健康扶贫工作提供新思路,积淀好办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545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