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地暖花开。 近几天来,由于天气转好,趁着土地干湿度适中,凤冈县永安镇田坝社区小沟组的葱农们暹罗分布在田间地头,弯腰除草、挖沟施肥、移栽大葱,一派繁忙景象。
除草工作
沿着地梗,复行数十步,便可看到大葱种植户陈晓军夫妻俩正在忙碌着,妻子负责用石灰留下垦沟记号,陈晓军驾驶着垦沟机沿着记号,快速垦下20公分深的大葱移栽沟。
陈晓军妻子做移栽前准备
“为什么要定20公分的沟深呢?这很有讲究,一来有利于大葱葱白部分吸收营养,二来可以避免葱型弯曲不直,在深沟里长出来的大葱,质量和产量都能得到保证。”陈晓军一边熟练驾驶农机,一边娓娓道来。 对于陈晓军家来说,此时选择移栽葱苗虽已是较晚,但在村民们到种植基地务工后下足全力和田坝社区村支两委的努力下,前段时间疫情带来的影响已得到有效弥补。
陈晓军垦土
陈晓军介绍,村民在基地务工,他都号召大家分散劳作,因为在抓春耕生产同时,疫情防控也同样重要。社区村支两委也经常派人到田间地头讲解疫情防控知识,让大家不要扎堆,所以大葱春耕工作才这样顺利。 大葱春耕工作进行得如此顺利,还全靠葱农们去年8月就做下了准备工作,提前把葱苗育下,无准备的话,就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象发生。 “我家就提前育了10亩葱苗,按1亩葱苗栽种10亩土地来算,现在我家的80多亩土地都不用愁。”陈晓军说。
务工村民移栽大葱葱苗
除此之外,让陈晓军和田坝社区的葱农们之所以如此自信栽种大葱,吃下“定心丸”的原因,还有广阔销售市场和一亩地可产近9千斤大葱的高产底气。 由于季节性种植差异,北方大葱市场春夏季处于缺货断供阶段,田坝社区选择春季栽种大葱,经几个月生长期后,成熟大葱便可走上市场,如此一来,大葱销售高峰期时,田坝地区的大葱销售单价可达1.5元一斤,让大家都有了种植信心。
现如今,凤冈、遵义、重庆等地的客商都慕名来到田坝选购大葱,以批量收购、货车上门收运的方式,让田坝地区的大葱畅销全国,打响田坝社区盛产优质大葱名号。 在种植大户陈晓军和一位位田坝葱农的辐射带动影响、田坝社区党总支统筹领导下,不到一年的时间,田坝社区的大葱种植规模已由原来的寥寥无几发展至余亩,种植户达20余户,一位位田坝村民因此享受到就近务工好处与大葱种植可观收益。 “一个村民一天至少有元以上的务工收入,干得厉害的,能挣将近元,离家又不远,既能照顾家庭又有了收入,两全其美。”与记者同行的永安镇人大主席徐芳这样说道。 正因为有着田坝村民的不懈努力,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工作才如此顺利,及时抢抓到农时,实现生产与防控两手齐抓。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李洋
编辑孟锦群
编审郑德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