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时评教育空中课堂让农村教学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课《月是故乡明》,请大家先跟我一起朗读一遍课文: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故乡都有个月亮……”在贵州省凤冈县鱼泉村,大喇叭里,老师的领读声在大山之间响彻云霄、萦绕于耳,房前屋后,孩子们的跟读声清脆嘹亮、格外动听,让这个原本寂静的小山村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国各地大中小学纷纷延迟开学,往年早已经置身于学校课堂的莘莘学子仍就继续宅在家中。不开学不等于不上课、不学习,教育大事耽误不得。各地学校为了减少对教学的影响,纷纷上线“网络直播”,老师们化身“网络主播”,通过线上网络渠道进行授课,学生们则通过电脑、手机等设备同步参与,极大缓解了疫情对教学的压力,让孩子们足不出户就能学习。

网络教学的便利、高效、安全,确实是疫情时期教育教学的最佳选择。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一些农村偏远地区,网络站点覆盖不全面、不到位,导致网络信号弱,加上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的不充足,使得偏远农村地区的孩子不能通过网络直播进行学习。

大喇叭作为农村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是农民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学习文化知识等重要途径,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疫情期间,大喇叭有效地向广大群众宣传讲解疫情防控知识、措施,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意识,在延迟开学的重要节点,它又成为了农村孩子的学习工具,其作用不言而喻。凤冈县鱼泉村因地制宜,把大喇叭变成了老师传道受业解惑的“大讲台”,学校课堂变成了“空中课堂”,让农村孩子的学习跟上节奏、跟上步伐,不断档、不滞后。“土办法”解决了大问题,大喇叭发挥了大作用”,使得农村教育能够同频共振、同步发声。

只要肯下真功夫,办法总比困难多。在疫情防控期间,“空中课堂”有效解决了农村孩子学习难题,对于不具备网络授课的地区,除了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外,各地还应该想办法破解当务之急,把大喇叭用起来,让“空中课堂”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另外,还可以积极探索其他的教学方式,如邮递送书、上门送学等,既避免学生聚集,又达到学习目的。

这正是,农村教育有方向,农村发展有希望;“空中课堂”解难题,防疫教学两不误。

作者   向廷玺

编辑 林晓明

编审 马刚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626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