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凯,是凤冈县卫生健康局年6月增派到土溪镇鱼泉村的驻村干部,年5月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贫困不除,绝不收兵”是我驻村的决心,更是我沉下心驻村工作的动力源泉。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生产生活状况鱼泉村区位优势较差,村民居住分散,在家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居多,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限,给工作开展带来一定难度。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是我驻村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如何提交这份满意答卷将给我这个门外汉带来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是我为群众办事指南。一年多来,我用双脚丈量了鱼泉村43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遍访本村在家群众,重点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特殊群体和因灾、因病造成困难的群众,详细了解其家庭人员构成、致贫原因、人均收入、家庭人员就业以及产业发展等相关情况,记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了解生产生活状况。走访独居老人我对走访问题梳理行成台账,集中开展问题研判,紧紧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因户施策制定帮扶措施,积极为其申报落实相应补助政策,补齐短板,实现全村贫困人口脱贫,同步奔小康。
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巩固脱贫成效的法宝。我团结带领村支监三委、驻村工作队,从全村产业布局和市场前景分析,结合村情民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在田间地头了解烤烟产业发展情况一是改变群众种植观念。通过不断加强政策宣讲,群众观念不断改变,纷纷自主选择茶叶、辣椒、烤烟、蚕桑、优质水稻、艾蒿等经济作物;二是不断为村集体经济建设注入新鲜血液。自驻村以来,协助我村建成占地平方家禽(兔)养殖场一个,上栏种兔只,商品兔只;三是借力帮扶力量促进产业发展。一年多来,向挂帮单位卫健局积极争取在建设占地52亩的水产养殖项目,总投资约万元,村集体以土地入股,投产使用后预计每年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10万元,同时争取种养殖产业补短板资金7.37万元;四是筹划成立“凤冈县峰黔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凤冈县紫陌农业生产有限责任公司”,将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带动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加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参与肉兔养殖产销对接传递党的好声音是我拉近群众关系的“纽扣”。我与村支监三委、驻村工作队深入开展“四个好”政策宣讲活动,大家亲切地叫我“小喇叭”。无论群众会议、田间地头、入户走访,共同探讨政策总能为我的工作开展添彩。群众逐渐发生从学政策到用政策解答所遇问题的变化,政策知晓率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这为我们工作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组织在家群众召开蚕桑产业发展会议驻村以来,我坚持初心不改、奋力拼搏,立足于村情实际,沉下身子扎实工作,做到深入田间地头、走乡串户开展调研,倾听民诉,为民解忧,曾经“隔行如隔山”的我早已适应了基层工作环境,从不熟悉到了然于心,从未经历农村工作的一员,蜕变成脱贫攻坚的行家里手。
“有耐心、不怕苦、不怕累、没得架子、有勇有谋、遇事不惊、处事有度”等评语是对我最大认可,我将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继续作为我下一步工作的方向。作者李凯编辑韦一茜编审王璐瑶李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