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冈乡村掌墨师乡土文化型田丽

视频加载中...

乡土文化型“乡村掌墨师”:田丽

山那边的唢呐声

都说凤冈唢呐很有名气,还有一个吹唢呐时,就连飞翔的鸟儿听了,都会兴奋地在空中即兴表演的乡土文化型“乡村掌墨师”田丽。原来,该县天桥镇享有“中国唢呐之乡”的美誉,其唢呐早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初冬时节,笔者一行走进天桥镇石林深处,一曲空灵高亢的《十送红军》响彻山谷,在青山绿水间萦绕。远远望去,只见田丽正站在石林之巅,仰对天空,摇头晃脑,几根手指在唢呐上灵活起落、腮帮子一鼓一瘪,身上气韵煞是灵动飞扬,音调绵长悠远,感人肺腑。

一时间,让我们一行人忘却世俗的纷纷扰扰,缓过神,暗赞她的唢呐吹得这般好,旁人还能比她更好吗?

家住凤冈县进化镇的田丽是一位唢呐文化传承人,凤冈四季也与她的唢呐声同行,风雨里播种,烈日下耕耘,文艺演出和婚丧仪仗现场激情伴奏。

原来,田丽自小被唢呐浸染,父亲是当地一个鼓乐班中的一员,芦笙吹得“滑溜”,当地有红白喜事的家庭总会邀请他们的鼓乐班,而田丽特粘父亲,常常跟父亲到演出现场,渐渐迷上鼓乐班的唢呐,在鼓乐班悉心“调教”下,掌握了唢呐演奏的“绝技”。

后来,父亲见她对唢呐几近痴迷,就把她送到专业学校学了两年,唢呐演奏基本功愈发扎实。

成家后,被家庭琐事所牵绊的她,依然没有放弃对唢呐的挚爱,常常苦练基本功,成为凤冈唢呐界的“扛把子”,村里的红白喜事、县里的各种晚会,一场也没落下,其唢呐声时而嘹亮入云端,时而沉沉弥漫山野低谷,总能恰到好处地揪动听者的心。

其手中的唢呐,承载的是一颗几十年如一日的沉甸甸的匠心,凝聚的是古老乡村民间艺术与传统文化的基因。作为唢呐技艺传承人,她有能力和信心将这一技艺发扬光大,使之传递浓郁乡土气息,浸润乡村人的生活。

呐记:唢呐是乡村的灵魂。日子欢喜也罢,悲伤也罢,只要是大型仪式,唢呐总是以最豪迈、最张扬、最出彩的“姿态”,撩起它洪亮的嗓门。它扬天高亢的音质,表达喜悦;它婉转低沉的音韵,诉说伤悲。总之,它那多变的曲调,它那一丝一缕温情和懂得,一直在岁月的长河里畅游,也镌刻在每个人的人生底片上。

文:汤莉沈天艳黄俊视频:郑华王治文左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224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