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仔细留意蜂鸣器、电灯与超声波传感器之间发生的任何变化,并认真记录下来,再一遍遍调试,不要马虎,这样才能让实验成功,实现你们的‘小梦想’!记住没有?”
近几天,凤冈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硅谷”项目创客教育实践基地的造物空间教室里,总是频频传出“争吵声”,教师张洪波正在那里与学生们进行思想碰撞,激烈讨论着各项实验原理可行性。
学生侯彦辰设计的《防撞墙设置》实验遇到原理瓶颈,经过同伴合作解决,在张洪波的悉心指导下,实验获得进步。 不等片刻,在另一间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硅谷”项目创客教育实践基地的3D工坊教室里,3D打印机便传出了“沙沙”运作声,配合上学生们使用“3Done”设计软件完成作品模型,按下打印键后,一件件精致作品正新鲜出炉!
张洪波指导学生实验
出炉后,教室里的“小科学家”们争相取下模型,开始进行作品镂空处理,不一会,各类逼真灯塔、茶壶、动漫人物就展现眼前,孩子们脸上浮现出喜悦笑容。 还有创意工坊、无人机教室等等课堂,都在迸发着思想创新光芒。
作品
学生参加比赛图片
像这样的实验场景、收获喜悦,自“少年硅谷”项目于年9月落户凤冈县各中小学以来,几乎每个周末都在发生,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奇思妙想,借助实践基地各类专业科学仪器,在专业老师指导下,科学梦想由此实现。 在凤冈县设立的10个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硅谷”项目创客教育实践基地,每天都有新的想法产生,新的实验在进行。经过这样一个过程,这个县城约名中小学生们的科技创新兴趣得到巨幅提升,科技兴国思想得到激发!
这其中最受启发,实际收获优秀成果的,还是一位年仅11岁的小学生,他叫何远航,就读于凤冈县第二小学,于年参加了全省第十二届“贵青杯”3D打印创意设计大赛(小学组),并以作品《海洋天使》斩获一等奖! 其实,何远航小朋友和其他学生别无两样,出生于一个普通教师家庭的他,从小便受父母文化熏陶,对科技创作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六年小学时间中,从二年级开始,他就参加了八次科技比赛,其中,取得七次获奖的好成绩。
何远航操作3D打印机
何远航获奖作品《海洋天使》及创作思想
“主要是孩子对这方面(科技)十分感兴趣,作为家长肯定要支持他,加上远航的母亲就是教授这方面知识的老师,这为孩子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参加比赛能获奖更好,拿不了我们也不会怪孩子。”接受记者采访时,何远航的父亲何廷洪这样说道,孩子选择这条路没有错。 如今,“少年硅谷”项目已在凤冈县落地生根,不少中小学生成为了“小科学家”,他们实现梦想也有了平台、有了师资、仪器设备保障。
由此,这里的孩子未来可期,少年强则中国强科技梦想得以放飞!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李洋
编辑杨伦丽
编审陈富强唐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