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驻村帮扶结友情丨凤冈县天

北京白癜风治疗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

我叫佘航,年,我被组织派驻到凤冈县天桥镇平头溪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由于工作踏实肯干,时间长了,我与村里多数人成了朋友。其中,就包括昔日贫困户罗朝廷之子罗宏。

早年间,因为忙于生计问题,罗宏一家三口人曾长期外出务工,尽管一直辛勤付出,但生活却没有得到改善。

今年,德余高速公路破土动工,头脑灵活的罗宏毅然从外地返回,与当地人合伙买了辆二手货车给高速路工地拉泥土,但因为工地老板的排外思想,以致罗宏生意惨淡,无奈之下,他只能赋闲。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打算帮罗宏解决问题。我先初步摸清后罗洪情况,虽他只有初中文化,但他思想却比较开明,还有些文采。

从聊天中,我得知他不愿再外出务工,而是希望自己发展产业致富。得知这些信息后,我向他建议了发展蚕桑产业,并给他介绍了国家“东桑西移”政策、“星丝路”企业落户遵义契机。

总之,凤冈迎来了发展蚕桑产业的机遇,听到这些后,对期盼产业致富的罗宏来说,无疑是一个明睸的春天。

每一次有外出学习蚕桑产业机会,我都会叫上罗宏。渐渐的,他产生了种桑、养蚕的兴趣,经过多次细致沟通,他豪不犹豫地交了亩地的桑苗款。

其实,罗宏所在的平头小组并没有亩集中连片的土地,要实现他的蚕桑地种植目标,只能调整邻近的上寨、岩上小组的土地添凑。

我通过开群众会讲解政策福利,用工前景等方式,不知召开了多少场群众会,最终才以每年元钱每亩的价格把土地给罗宏成功流转下来。

我趁热打铁陪同罗宏一家一户上门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约月余时间,罗宏的亩蚕桑地目标如愿以偿。同时,我还充分利用在漆坪村工作过的优势,生拉活扯的从那里联系了几台悬耕机为罗宏翻犁蚕桑地。

“功夫不负有心人。”10月底,那亩蚕桑地金黄色般矗立于眼前……这一切,罗宏打心里高兴,他终圆产业落地梦。

在此过程中,一来二去,我与罗宏成了很要好的朋友,平时遇到不能解决的产业难题,他也会第一时间找到我,帮他解决好各种问题,也成了我最骄傲的事。

在村里,我还有很多好朋友,正是有了他们支持,我更有了奋斗的动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洋整理

见习编辑段岚茜

编辑骆航念

编审王璐瑶韦一茜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477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