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神经末梢促进社会和谐

北京荨麻疹最好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10490515.html

本报讯(记者卢世容)“湄潭有‘寨管家’、凤冈有‘乡村掌墨师’(掌墨师即掌握专业技能的领头师傅)、余庆有春风小院……”在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像这样为民办实事的创新做法在遵义还有很多。

遵义从红色沃土中汲取丰富营养,紧扣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难点痛点堵点,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创新工作载体,探索建立长效体制机制,切实做好“我为群众办实事·乡村振兴解难事”“我为群众办实事·社区报到做好事”“我为群众办实事·助推民企排忧事”三篇文章,涌现出一系列典型做法,形成一批独具特色的服务品牌。

加强载体建设,激发乡村振兴人才活力。“我将把10年肉牛养殖经验传授给更多人,让大家都能增收致富。”凤冈县永安镇“乡村掌墨师”贺华海说。贺华海是镇里有名的“牛人”,养殖肉牛致富后,他积极开展传帮带,带动不少村民养殖肉牛。目前,凤冈县已认定基础型“乡村掌墨师”人,扶持回乡创业人员余人,定向委培名社会治理型和58名技术技能型“乡村掌墨师”。

遵义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人才振兴为保障、以红色文化为指引、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以基层党建为引领,着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通过人才振兴激发乡村活力,在实施三年“双培养”工程的同时,选派乡村振兴指导员名、驻村第一书记名、驻村干部名助力乡村振兴。

加强载体建设,为居民排忧解难。自遵义探索建立社区共建共治联合党委、城市社区自治协助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自协委”)、春风小院等载体以来,深入推进个市、县机关党支部与余个村(社区)结对共建并共同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党日活动余次,8.9万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7万余次,为身边群众办实事好事5.7万件。

余庆县统筹用好各种社会资源,积极打造“党建+春风小院”,探索建立完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正安县瑞濠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通过“党建+管事小组”模式,打通社区治理工作的“末梢”。桐梓县组建娄山红志愿服务总队、12支娄山红专业志愿队伍、多支机关单位及社会志愿队伍,依托25个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群众提供志愿服务。赤水市引导“自协委”,通过“线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587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