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脚踏实地才能做好基层服务

北京好治疗荨麻疹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119257.html

我叫王珍珍,是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的一名年轻的科研人员。年来到水稻所,主要从事水稻育种工作。年我作为一名科技特派员选派到遵义市凤冈县的石径乡、进化镇、琊川镇开展科技服务。

我通过考察走访调研,实地了解石径乡、进化镇、琊川镇三个乡镇,在农作物种植上有差异,也有特色,同时也存在优质水稻品种种植少、产销对接不衔接等情况。

我结合自身在水稻产业方面的专业优势,在石径乡进行优质稻的种植与推广,在进化镇地依托当地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有机水稻。琊川镇地理生态条件好,在历史上享有“贡米之乡”的美誉,琊川贡米在年被授予“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这对于发展优质稻米有很好的基础。   在掌握这些情况后,我与凤冈当地的优质稻米生产企业沟通对接联系,积极为乡镇拓宽销售渠道。通过衔接与米业公司签订生产合同,农户在稻谷成熟后直接卖给公司,既解决了生产、技术和销售等一系列问题,又提高了农户收入,为当地的产业振兴奠定了基础。

在服务期间,我还到凤冈县的米业生产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在品种选择、基地建设、稻米生产及销售等方面为公司提供建议措施。提升了米业企业品质的同时也大力推广了高效绿色栽培技术,减少了优质稻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的使用。   我在石径乡开展新品种制种试验,在制种关键期及时组织技术培训,为农户提供技术上的指导。新品种制种试验的实施不仅能带动当地发展也能帮助农户增收,同时又培养了水稻制种的技能。

我在服务期内,对贫困户进行了走访,了解贫困户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困难,并对其进行帮助,免费为两河口村、临江村、黄荆村、大兴村的贫困户提供有机肥料,并对他们进行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培训,“授之以渔”,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我在凤冈县一年的基层服务工作,虽然辛苦,但收获很多。我深刻的理解到,只有走进农村,深入基层,与基层的科技人员和农户接触交流,我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才能发现基层在水稻生产上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维维整理

编辑何涛编审杨仪杨韬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628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