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记者来拜年丨廿八笔墨绘蓝图过年门口迎

今天是腊月二十八,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钱诚向您“云拜年”了。聆听百姓心声,展现万家画卷。新的一年,我们记录贵州新发展、新面貌,虎年新气象,虎虎生威家业旺!红城遵义的年味,从腊八节后便愈加浓郁。红红的灯笼、火红的春联,渲染着黔北大地,丰富多彩的过年习俗,让黔北城乡喜气洋洋。过年总离不开美食。腊八过后,充满着温情与热闹的“转转饭”便在城市高楼里开了“局”。赤水市葫市镇的长街宴。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杨柳摄羊肉汤锅、酸鲊肉、糟辣鱼、盐菜扣肉、辣子鸡、酸菜折耳根等遵义特色成为“转转饭”中必不可少的菜肴。在家庭温馨的氛围中,有美味相伴,谈笑风生、推杯换盏,“转转饭”格外有滋有味。在乡村,迎接过年的欢声笑语从杀年猪开始。选择好吉日,邀来三五青年,合力宰杀自家养了一年的肥猪,随后烹制刨锅汤、搭灶熏腊肉,馋了许久的美味便接踵而来。凤冈县蜂岩镇村民们以糯米为原料手工制作黄饺除了主打的“大餐”,制作的黄糕粑、猪儿粑、凉粉、苕丝糖、黄饺等特色小吃,勾出了孩童们的馋虫,过年也因此成为他们最期盼的事。饱了胃还得暖着心。过年,让遵义人期待的还有一道道丰盛的文化大餐。守在社区、村寨观看系列慰问演出,感受歌舞传递来的喜庆氛围和相声小品带来的笑料不断。以体育竞技、演唱、舞蹈、游戏和趣味竞猜等为主要内容的民俗民间活动也在过年前后广泛开展,更有众多文化名家现场写下的春联,吸引众多群众参与其中,一起红红火火过新年。可谓是“廿八笔墨绘蓝图,过年门口迎来福”。在遵义,“打扬尘”“吃年饭”“守岁火”后,大家还要上山拜祭祖坟,在祖坟点烛“亮灯”,再以酒饭祭祖宗,祈祷家宅平安、家人健康,新年有新收获。黄饺钱诚,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就职于遵义记者站。年大学毕业后从事记者工作,从业15年来,在遵义不断挖掘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可喜变化、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时刻用初心扛起担当,用笔尖记录美好。代表作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春风又暖花茂村奋进干出新天地》《首创“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经验被写进中央文件和农村土地承包法,一项项农村改革开花结果丨湄潭土改改出稳稳的幸福》等。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钱诚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李洋杨柳海报设计聂婧文编辑田旻佳 韦依编审王璐瑶杨韬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648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