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冈大连村两级帮扶助力昔日贫困山村迎来

凤冈县土溪镇大连村,一个昔日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以传统种植业为主、村居环境差的贫困小山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低、无主打产业发展的难题一直困扰着当地老百姓。大连村一隅苏云头组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事业的不断推进,在遵义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凤冈县应急管理局等部门的倾情帮扶下,这个小山村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村庄人居环境变美了,老百姓腰包变鼓了,在自身富起来的同时,也辐射带动了周边村寨的经济发展。一跃成为贵州省乡村振兴发展示范村寨。找准产业为发展第一要务   “龙头旺才产业兴,产业兴才百姓富。”大连村驻村第一书记宋雪飞这样说道,三年前,被单位派驻到大连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开展帮扶工作时,他就认识到了发展产业的重要性。   宋雪飞介绍,曾经的大连村,普遍种植玉米、土豆较多,整个村拿不出一样像样的产业,通过激发村民内生动力、两级帮扶单位资金帮助、驻村干部们扎根山村的共同努力,现今的大连村,已是拥有娄山春茶叶专业合作社、凤冈县和记生态农业发展公司(入驻)、余亩辣椒种植基地等多种产业齐发展,村集体经济达万元的先进村寨。   为找准发展产业,增强造血功能,以宋雪飞为主的两级帮扶干部们下了不少功夫,通过无数次开群众会群议、座谈、逐户走访,讲解产业发展必备要素,积极对接企业入驻、产业发展资金,这才形成大连村因地制宜发展复合型农业的道路。   除此之外,驻村工作队还分成了三批人,发展产业、跑销售、找市场,三批成团,推动大连村与贵州农商旅集团合作,建成贵州农商旅保障基地,依托电商销售、校农合作,帮助娄山春茶叶专业合作社拓宽了销路。   同时,两级帮扶干部们带头成立了以致富能手、党员为主的产业考察队,先后去到了遵义市黔北果蔬批发市场、汇川板桥农业高新产业园、广西龙顺县垃圾基地等地实地调研,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大连村人的产业发展信心。产业考察队去到遵义市黔北果蔬批发市场考察凤冈县和记生态农业发展公司算是大连村第一批引进的企业,前期落户同样遇到土地流转难问题,通过驻村帮扶干部的不断走访,说服土地被流转户,与帮扶单位的对接帮助,和记才成功入驻大连村。现如今,在带动大连村50余人就近务工的同时,还促进了大连村肉牛养殖业的发展,以为农户提供种牛、养殖技术指导,农户收获下崽幼牛的模式,为大连村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一书记宋雪飞介绍,近年来,大连村在抓集体经济的路子上出奇招创思路,围绕资源做文章。一是总支统筹、支部主抓、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二是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理念,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带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形成群众抱团发展意识,特别是近几年来凤冈县娄山春茶叶专业合作社发挥的作用明显,该合作社现有入股农户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5户)、茶园面积1亩。   今年8月,毕业于畜牧兽医动配专业的罗成对于能繁母牛繁育技术十分在行,两级驻村工作队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向罗成抛出了橄榄枝,对接大连村争取启动资金15万元,帮助罗成建立能繁母牛养殖场,旨在提高大连村肉牛繁育能力,让罗成也成为了大连村造血功能中的重要一环。   为民办实事才是好驻村干部   驱车从大连村综治中心出发,5分钟便可到达大连村水井坝组,该组贫困户任勇家原先存在子女上学难(没有生活费)问题,考上大学却上不了的难题一直是一家人的“心病”。   驻村第一书记宋雪飞在与驻村干部们走村串户过程中,了解到他家的难题后,主动跑前跑后为他家争取到了帮扶资金,由贵州省黔航石油集团爱心捐助任勇家上大学子女的四年生活费元/月,还承诺了毕业提供后就业保障,这让任勇一家内心着实感激。   “感谢李老板(贵州省黔航石油集团董事长)与宋书记的帮助,如果不是他们,娃娃的生活费还不晓得从哪来。”任勇细想着3年来受到的资助,一脸感激的说道。   同组村民周朝茂家也存在“大问题”,由于缺少房屋窗户安装资金,一家人几乎面临冬天冷风吹的局面,也是在凤冈县应急管理局驻村帮扶干部熊彪与庄凤辉走村入户民情调查过程中,及时发现他家存在的问题,争取资金元用于窗户安装,这才让周朝茂一家免受冬天冷风的“摧残”。   在大连村下寨组,由于受汛期6.22洪灾的影响,组里交通要道“下寨坝基”受到冲击,面临决堤危险,两级驻村帮扶干部在了解险情后,向自己所在的帮扶单位遵义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凤冈县应急管理局汇报,立刻受到了两级帮扶单位高度重视,经研究决定,遵义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拨付了10万元、凤冈县应急管理局5万元,共计15万元,用于坝基维修,帮助大连村下寨组村民解决了实事、急事。遵义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一行查看“下寨坝基”村居环境变得更好了   如今的大连村,点缀分布粉墙黛瓦般的黔北民居与四通八达、整洁干净的通村通组公路,村子里有明亮路灯、文化娱乐设施、生活垃圾池有专车负责清运,整个村居环境一副焕然一新的模样。   据驻村工作队介绍,过去的大连村基础设施条件差、脏乱差现象突出,为改变现状,两级驻村工作队通过召开群众会,宣传村居环境保护知识,积极对接项目资金,带头建立双带、双比、双提升机制,以树立典型为抓手,充分发挥组级支部带头、村民自治作用,这才使大连村变了个样。两级驻村帮扶干部入户走访大连村总共有11个自然组,其中每组都有自己的文化娱乐广场,配备得有篮球场、简易健身器材等基础娱乐设施,大多数修建资金来源于驻村帮扶干部向上级争取,各级帮扶单位的帮扶项目资金,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村民文化生活单一、基础设施落后的情况。大连村境内河流众多,许多村组傍河而建,由于前期两级驻村帮扶干部逐户走访、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建造垃圾统一清运点等工作的开展,现在的大连村村组沿线河流,已经变得更清了。   在以往的大连村“三改三化三治”工作中,两级驻村帮扶干部们深入一线,与老百姓们同吃同住,开展村庄建设工作,使得房更美、山更绿、水更清。现今的大连村,俨然一副山水田园诗画作品。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李洋编辑孟锦群编审郑德忠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749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