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冈五巡法巡河模式入选全国河湖长

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凤冈县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以实施“双有机”战略为契机,持续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在河长制工作中,不断总结提炼巡河经验,创新探索了“五巡法”巡河模式,成功入选水利部近日印发的《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典型案例汇编(年)》。

乌江晨韵。马顺强摄

“五巡法”巡河模式以“巡看水体”“巡察河岸”“巡访民意”“巡察设施”“巡问实效”五种模式为抓手推动河长制工作走深走实,有效解决河长制工作具体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和干不好怎么办等问题,为各级河长巡河指明方向,大大提高巡河实效,河湖生态日趋向好,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巡看水体”,找准问题表象。通过巡看水体,检查河流区域有无成片漂浮物、动物尸体,水体颜色是否正常、有无明显异味等。并将巡察情况及时登记在册,如有异常,该河流对应河长当即向本级河长制办公室反馈发现问题,由同级河长制办公室通过交办、督办等方式组织人员迅速处置。

——“巡察河岸”,找准问题来源。河道管护,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各级河长、河道保洁员巡河时通过察看河岸是否存在非法排污现象、是否存在非法侵占河滩、河岸及非法采砂等违法行为、河流岸线保洁是否到位等。及时找准问题根源,将水中问题与岸上根源有机结合,并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切实加以整改。

——“巡访民意”,找准工作差距。各级河长巡河过程中,广泛听取河流沿岸群众意见建议,进一步了解该河段是否存在电、毒、炸鱼及倾倒垃圾、渣土、废弃物等行为,村组是否召开群众会、是否宣传河湖管理知识,河道保洁员是否正常开展管护工作等。进一步找准工作差距,为持续开展好爱河护河工作提供重要保障。

——“巡查设施”,做好设施监管。凤冈县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保护底线,通过查看河库已建设施维护及使用情况,水质、水文监测设施是否完好、水位高低是否正常,河长责任公示牌、安全警示等标识标牌是否完好。进一步做实做细水资源实施监管工作,确保水资源永续利用与水生态保护有机结合。

——“巡问实效”,强抓问题整改。各级河长巡河时,必须对上次巡河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重点查看发现问题是否按要求整改、整改是否到位、共性问题有无长效管控机制等。详细巡问整改效果,彻底打破以前河长巡河一巡了之、问题整改不落实、巡河走过场等现象,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对履职不力的河长进行全县通报。

凤冈洪渡河水清岸绿景美。马顺强摄

凤冈县全面推行“五巡法”巡河模式以来,河长制实现从“有名”到“有实”转变,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河长制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责任体系。全县河库“五乱”问题发生率逐步降低,全民参与爱河护河氛围日趋浓厚,河库水生态持续改善。全县河流断面监测结果均在Ⅲ类水质标准以上,部分河流已达Ⅰ类水质标准。

付旭江马顺强

编辑冉阿建

编审杜兴旭王斌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123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