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清晨,一辆货车开到了凤冈县土溪镇大连村和记农发有限公司养殖场,车上下来几个人,他们经过一番挑选,从牛场里将选好的牛装上货车,然后往该镇官坝村方向驶去。
这是和记农发公司由于基础设施和规模已经不满足公司现状了,为响应凤冈出台服务牛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由公司担保与官坝村委会合作,将88头育肥牛发放给他们喂养,在半年内就能够赚到钱,公司也扩大了养殖规模,实现双方共赢的种养方式。 “凤冈县政府专门为服务牛产业发展出台了相关政策,这对养牛公司及老百姓都大大增强了信心,我们与合作社、养殖大户及农户合作,可以把他们的牛舍、资源利用起来,带动他们在养牛及种草中分到福利,增加收入,我们则就专心为他们做好市场服务。”公司基地负责人黄小强很有信心的说。
据黄小强介绍,该公司按照“党建+公司+合作社+能人+农户”的种养殖模式,有多户最后分红达到了90万余元,而且帮合作社、大户及散户喂养的牛来进行担保,同时还买上保险、提供养殖技术培训及最后到销售的“一条龙”服务。跟随拉牛的货车,记者来到官坝村鑫凤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养殖场,只见3名工人正在紧张有序地喂养、清扫等,刚运来的88头育肥牛正悠闲地吃着牧草。 据官坝村党总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朱克权介绍,这是该村按照村集体经济及民选干部入股分红方式,投入万余元建好养牛场及买牛,今天从和记买来的牛已全部上栏,这种模式将带动全村老百姓在今后致富路上起一个好的开端。
和记公司是该镇龙头企业,是一家主要以经营本地黄牛保种育肥、加工及销售为主的港资企业,公司年落地以来,目前存栏牛多头,通过产业、就业、技术、金融等扶贫方式助力脱贫攻坚,带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每天天刚亮,大连村苏云头组村民冉启明就早早起床,他把从和记公司借养的大黄牛带进山林里放养,随后又来到公司上班,在公司的帮扶下,他家靠着勤劳的双手于年脱贫,家庭人均年收入上了1万元。“我把牛儿拉去养,等牛儿长大后再卖给公司,有什么不懂的公司会派人教养殖技术的。”冉启明说。在和记公司相隔不远处就是鱼泉村土溪坝组,该组养牛大户曾令本告诉记者,他一边烤酒一边利用酒糟养牛,常年养殖肉牛五六十头,解决劳动就业4人,并先后与和记公司签订订单养牛及销售,觉得这个模式还不错,可以稳定持续增收。据了解,土溪镇为了大力发展牛产业,严格按照统一牛源、统一饲料配方、统一出售及技术员、防疫员这“三统两员”的方式,进行规模化、科学化的养殖肉牛运作模式,达到科学管理、科学防控,这样的模式让合作社、养牛大户及农户没有后顾之忧,可以稳定持续增收,目前全镇肉牛存栏1万余头。 “土溪镇严格按照县委政府大力发展牛产业的相关政策,以党建为引领,助推‘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养殖育肥肉牛。官坝村自建牛场今天正式投栏使用,它是全县牛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壮大牛产业过程中破解和落实了产业八要素。”谈到该镇牛产业发展,镇党委书记包朝萍如数家珍。
据了解,土溪镇还将通过人社等各级部门,利用相关产业扶持、产业帮扶的政策加大对本地能人的培养,让专业合作社在龙头公司的带领下,培植出更多的养殖大户及家庭农场来夯实牛产业。“养牛既能挣钱也不耽误种地,公司保证销售又提供技术培训服务,何乐不为呢,我今年又扩大养殖规模了,目前养殖育肥肉牛50头。”官坝村马鞍山组养牛大户杨永胜说。看着喂养的肉牛体格壮实,毛色发亮,养牛户们笑呵呵尝到了甜头,大家空闲时就念牛经、忙时就做牛事、最后就发牛财。如今,走进土溪镇各村,越来越多的农户逢人便谈着“养牛经”,这在该镇走出了规模发展的“牛路子”,带领群众过上脱贫致富的“牛日子”。牛产业发展就如一阵春风吹遍了土溪全镇,让该镇到处盛开着灿烂的“养牛花”。通讯员冉昱晟刘桂宇潘娅
编辑孟锦群
编审郑德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