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一线遵义关口村闯过贫困关口迎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s://m-mip.39.net/pf/mipso_7465523.html

曾经,这里交通不便,怪石嶙峋,资源贫瘠,贫困肆虐。当地老百姓靠天吃饭,食不果腹。   如今,这里青山环绕,希望升腾。通村道路等基础服务设施一应俱全,老百姓安居乐业,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儿,是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花坪镇关口村。   初秋时节,关口村翠林如海,蝉鸣空灵。在当地干群近6年的共同努力下,不仅脱贫“摘帽”,还成为凤冈县“双有机”发展示范点。农民人均纯收入从年的元增长至年的元。

村里硬化后的通村路   关口之变,变在基础设施   “现在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我很高兴,很满意!”望着自己的牛棚里数十头黄牛,关口村高家塘组贫困户吴进感慨万千。   “几年前的关口村,出村全是土路。坐个大巴车,要步行一个多小时到村委会坐。出一趟村,满身灰尘,还颠疼了心肝脾肺。”想起几年前的乡村路,吴进连连摇头。   年,吴进与妻子辛苦半年多时间,收获斤辣椒。吴进挑着斤鲜辣椒先是翻山越岭来到20公里外的邻乡售卖,“2.3元1斤,价太低,没舍得卖。”吴进说,自己又一路挑回来。   第二天天还没亮,吴进又挑着辣椒朝27公里外的花坪镇集市奔去。无奈价格更低,仅2元一斤。“卖还是不卖?总不能再挑着辣椒到县城去卖吧!”吴进说,最终心疼地卖掉了斤辣椒。   交通闭塞,严重制约着关口村的发展。   年,关口村在当地县委县政府、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机关的努力帮扶下,通过村支两委干部带领群众奋发向上,开荒垦地,硬化拓宽了通村公路25.公里,通组公路15.公里,进寨路5.8公里。全村所有公路全面硬化完成,彻底告别了肩挑背驮的历史。   “通路的当年,家中农产品就有商贩上门收购,价格还比市场上要高。”吴进望着家门前的道路笑着说。   “现在我们当地扶持我们养牛,不仅能卖牛赚钱,生了小牛还能拿补贴,关键政府还帮忙给我们买牛的保险。”吴进说,现在一年的收入有十多万,日子是越来越红火,相信以后一定能够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没有公路,便没有出路。交通不便,遭苦的是老百姓。现在交通好了,车子能进来了,发展就有了活力。”关口村总支书记、村委主任张羽祥说。   不仅是路,从饮水到住房,从产业再到通讯,关口村也是“提速换挡”。年实施修建饮水水池14个,安装水塔个,解决户6人安全饮水用水问题,安全饮水到户实现全覆盖;全面推进改厕、改圈、改厨、房屋靓化、庭院硬化、环境美化,全村老旧危房得到大力整治,惠及农户户。

美丽整洁的新农家   关口之变,变在增收有道   “通了路,我们地里种出来的好货就不愁卖不出去。关键在选择什么样的产业发展。”张羽祥说,昔日的关口村村民以种地为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尚不足元。   为了选择适宜的产业,年至年,关口村结合花坪镇党委政府工作要求,对每一户贫困户进行产业研判,制定产业发展计划,做到一户一业、一户一策、因户施策,确保项目真正惠及到每户贫困户。   “除了发展肉牛产业,我们村里还因地制宜发展了万寿菊、蜜蜂等产业。”张羽祥说,5年来,关口村立足天然优势,大力在生态上做文章,通过组织外出调研考察,引导贫困户发展肉牛、万寿菊、蜜蜂等产业。   年10月,关口村以最高峰阳灵山为基地,成立阳灵山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截止目前,合作社有群蜜蜂、跑山鸡羽、老土茶80亩。通过三年的发展,合作社累计收入31万元。通过利益联结,全村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合作社利益分红,三年共计分红元,户均增收元。   “我们主导生产的蜂蜜、跑山鸡、茶叶和野生猕猴桃,获得了中国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OFDC)‘有机’认证。”张羽祥说。   如今,关口村村支两委通过积极落实产业发展“八要素”,大力发展长短产业。全村辣椒产业亩、花椒产业亩、小规模化肉牛养殖产业11家,全村肉牛0余头。年,关口村计划发展亩左右的蚕桑,通过“以租代赈”的方式,提高群众实际收入。

阳灵山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生产天然纯蜂蜜   关口之变,变在思想观念   长期以来,关口村群众困守大山,思想封闭落后。正如吴进所说:“以前,关口村就是井底之蛙、笼中之鸟,看天巴掌大,想飞翅不展。”   “现在,随便在村里喊一个人来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是讲得相当顺溜。”吴进笑着说。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近年来,关口村村支两委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展思路上下足了功夫。   “我们是走村串户的给老百姓们宣传党的好政策和村里以后的发展打算。”张羽祥说,村支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充分深入群众,和群众话家常,算经济账,帮助群众谋划产业发展,积极发挥群众的主动性和聪明才智,“等、靠、要”思想得到有效遏制。

阳灵山专业种养殖合作社的养蜂长廊   “交通瓶颈被打破,冲出关口连四方,群众的思想不断解放,观念不断更新。”张羽祥说,如今,“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靠山吃山唱好‘山歌’”已经成为全村人的共识。   如今,关口村并被凤冈县委县政府列为“双有机”示范点,紧紧围绕“全域有机、全产业链有机”的发展理念做足文章,独具特色的“靠山吃山”的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一程山水,一份感念、一种精神。六年来,关口村全体村民,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发展的头等大事,一茬接着一茬干,一个穷乡僻壤的山沟由此脱胎换骨、生机勃勃。关口村的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一定会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安波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鲁毅

编辑张良胜

编审田旻佳杨韬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362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