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红马甲的老师准时来到遵义市新蒲新区文化社区,径直走进社区读书室,帮助小学生查看作业、解答问题、交流解惑。今年4月以来,遵义四中名党员教师在课余时间轮流到社区,采取“送教”到家的方式,或讲红色故事,或讲励志精神,充实孩子们的课余时间。
近年来,遵义教育系统掀起“我为师生办实事”热潮,遵义市教育体育局牵头新改扩建城乡学校(公办幼儿园)所,将增加学位4.75万个。组建县级领导干部为组长的“15+1”个巡回指导组,以解难题、办实事、促发展为目标,拟定办实事项目清单44项。紧盯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严格落实中小学生作业、睡眠、读物、手机、体质等要求和“双减”工作要求,指导各地各校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方法,有效减轻学生负担,还学生快乐童年。
刚刚过去的这个暑期,遵义市教育系统开展的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
遵义师范学院组建的17支“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和“返家乡”社会实践志愿者,共1万余名师生分别在25个服务点开展理论宣讲和志愿服务。遵义职业技术学院以各院系党总支书记带头组建的社会实践队伍,充分发挥师生、企业大师、能工巧匠的专业能力,开展以“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党史知识宣讲、红色故事讲述、科技助残助农等社会实践活动。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组建的党史学习、禁毒防艾、心理健康咨询、乡村振兴支教、龙思泉志愿服务、文艺暖民心等“六支队伍”深入村居社区接地气,深受基层一线欢迎。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名师生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分赴汇川区、凤冈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遵义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体育局党组积极引导和推动各地各校充分挖掘利用遵义红色资源,创建了“长征课堂”“娄山大讲堂”“思泉讲习堂”“三线讲堂”等学习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组织师生阅读红色书籍、讲述红色故事,推动红色经典永流传。开展了全市师生“网上重走长征路”“共上一堂党史课”“师生讲党史”等活动。形成了“校校有活动、人人都参加、个个受教育”的良好局面。通过组织师生创作红色文艺作品,引导全市小学生参加“云上宣讲红色文化”,办好爱党爱国的社会教育大课堂。
服务教师,服务学生,服务基层,促进教育改革发展开新局出新绩,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黔北遵义遍地花开。
通讯员安荟霖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孟锦群
编辑徐春燕
编审陈富强王其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