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朱俊碧,是凤冈县永安镇永隆社区人。我家有4口人,在永安镇街上算是最贫穷的一家,原因要从我的家庭背景说起。
我老伴死得早,儿子和女儿全靠体弱多病的我一人拉扯大。好不容易把孩子们拉扯大,有幸大儿子接了媳妇,不料儿媳妇在孙子才三个月的时候就跟着别人跑了。从那以后,儿子心情不好,天天垂头丧气,做什么都没有心思。
直到年政府通过层层程序,我家有幸成为贫困户。当时我还不理解政府的做法,直到后来政府给了我们家很多帮助,我才明白贫困户的真正含义。
政府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比如:医疗有保障,每次生病住院,我们基本上没有花好多钱,大部分都得到了报销;住房有保障,住房是政府帮着出钱修的;道路和饮水有保障,道路硬化到家门口,还给我们安上了自来水到水缸里;就业有保障,政府还帮助我和儿子就近务工,安排我们打扫河滨大道;教育有保障,我子女从高一到大学毕业都享受到了教育补助金,我的孙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享受教育补助金,直到现在都没有停过。
此外,养殖有保障,我们家养猪养家禽都得到了补贴;政策有保障,政府给我们安排了“特惠贷”,可以入股分红,政府出资,让我们有钱赚;种植有保障:每年种植,政府都给我们补助买肥料,还特意安排商家上门收取茶叶、万寿菊,辣椒等等,只要是能卖出去的都帮我们找销路,让我们多赚点钱。
更让我感动的是,村里特意为我家安排了一名驻村干部还不够,还特意安排了一名教师作为我家的帮扶责任人,那两位干部特别用心对我们,随时随地都在关心我们,生怕什么宣传政策没给我们宣传到位,还三天两头到我们家了解孩子读书的情况和家庭的生活情况。
我深刻地记得有一次,我身体不好,医院住院,王老师知道我住院的消息后,当天下午忙完工医院跑,她家里还有几个月大的孩子要照顾呢。
当时,她比我的子女还着急,到医院后问这问那,还给我买了很多水果,我心里特别感激,我在想,王老师和我原本素不相识,又没有什么亲戚关系,凭什么要对我们这么好。从那以后,我把她当成了我的家人。
每次一听到王老师要到我们家来,我心里特别高兴。她一到我们家就把我们的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总是忙个不停,有时候我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
现在,我们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女儿大学毕业了,在贵阳一家大型公司上班,月薪元左右。在女儿快毕业的时候,王老师经常打听就业的事情,帮了很多忙,终于让我女儿找到了一份非常满意的工作,对此我们很是感激。
现今,王老师调到县城工作了,但她每时每刻都在牵挂着我们,三天两头打电话向我们嘘寒问暖。这几年,她为我们家操碎了心,把我们当成了自己的家人,随喊随到,我特别感激她的帮助。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洋整理
编辑胡耀元
编审尹长东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