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印发的新国发2号文件提出,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具有贵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新国发2号文件的出台提振了贵州发展的信心,明确了发展方向。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广大农村地区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支撑。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要不断增强适应性,在服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凌说。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凌
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遵义职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截至目前,遵义职院连续13年派驻村干部到基层开展驻村工作,在项目支持、技能培训、人才培养、校农合作、农产品直销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年,遵义职院继续对口帮扶2个村,即正安县小雅镇桐子坪村和凤冈县进化镇中心村。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开展培训、现场授课、实地指导……遵义职院的教师积极走出校门,走进乡村基层,将专业建设融入地方社会服务中。目前,学院累计派出50余名科技特派员在遵义全市范围内开展服务工作。
此前,遵义职院职工罗尤海利用蚕学专业的技术优势,以遵义市科技特派员身份,到汇川区山盆镇开展为期两年的蚕桑科技咨询和技术服务。在田间地头,罗尤海与当地技术员一道,针对桑园管理、蚕室蚕具消毒、蚕儿饲养等关键技术环节,在为村民现场答疑解惑的同时,还进行各类示范和培训。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山盆镇农户的养蚕技术,也有效激发了当地发展蚕桑生产的积极性。
罗尤海(左)查看桑园长势和病虫害情况
搭建社会服务平台,也是遵义职院助力乡村振兴的一大举措。在多方努力下,截至目前学院共建立了各类社会服务平台16个。黔北麻羊协同创新中心、贵州省遵义辣椒种质资源保护及繁育种植工程研究中心、黔北绿色食品数字营销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新零售生产性实训基地、跨境电商培训基地、物流实训中心等一大批平台的建立,进一步提升了遵义职院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当下,遵义职院正与遵义市农业农村局、遵义市财政局等部门,共同携手打造遵义市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综合示范项目。该项目是以农业产业链为主轴,融合乡村文化、乡村治理、绿色生态等方面的政策、知识、技术技能等为一体的“产教研学创”基地。
遵义职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颜永强在1月12日举行的项目论证会上表示,乡村振兴舞台大、空间广,各院系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切实融入到发展中去,为奋力建设红色传承引领地、绿色发展示范区、美丽幸福新遵义贡献学院的力量。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潘晓飞
编辑李娟 刘娟
编审田旻佳杨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