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全党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要求,贵州省凤冈县创新党课载体,搭建室内、板凳、田间、指尖“四大课堂”,有效破解基层党课供应不足、形式单一、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提升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素质能力。
“室内课堂”推动党课开讲有高度。依托各党员教育培训平台,把理论教育与党性教育作为重点,确保党课开讲入脑入心。一是党校阵地讲理论。坚持把凤冈县委党校作为党课开讲的主阵地,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政治理论教育、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党的宗旨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开设12个党课专题,县级党员领导干部专题讲授15场次,教育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动理论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教学基地强党性。依托凤冈县内各党性教育基地、红色遗址和脱贫攻坚示范点,把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警示教育等与讲党课结合起来,缅怀革命先烈,感悟党的历程,增强担当情怀。7月以来,该县各党支部组织余名党员干部参加“重走长征路”和“重温崇新精神”等主题活动,增强打赢两场战役、夺取两个胜利的决心。三是支部阵地悟初心。把不忘初心、牢固使命作为党员的终身课题,每季度固定1天时间,组织党员在党支部活动室开展“牢固嘱托、感恩奋进”系列活动,通过支部书记带头谈、支部委员人人谈、普通党员争先谈,立足岗位学习讨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政策业务,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板凳课堂”推动党课开讲有温度。通过农村院坝、弄堂、里屋的一张张土板凳,把党课送到村、组、寨、户,切实增强党课“厚度”,传递党的“温度”。一是“一对一”关怀。开展“送党课+思想大教育”开展“围炉夜话”行动,组织镇村班子成员、党代表、优秀党员等,与流动党员、老党员、离退休党员等结对讲党课,送党课汇编资源,推动党内日常教育高质量发展。二是“面对面”宣讲。将党的好政策与当地发展结合起来,组建“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挂帮单位党组织书记+镇村班子成员”的宣讲队14支,今年以来共计到所挂帮乡镇、村以及所辖区域、所属系统开展宣讲次,把党的好政策讲到党员干部群众心坎上,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蜂岩镇在每个村培养4—5名党员作为宣讲人,负责组织联系15公里半径之内的农村党员和群众,不定期走村串户解读党的惠农政策以及党内法规,深受党员群众点赞。三是“心贴心”传递。聚焦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展《精准扶贫剧场》巡回演出和“感党恩、话脱贫、谋发展”院坝会等活动,把“接地气、有人气、促和气”的党课送到“家门口”,将真帮实扶、人穷志坚的典型事迹传递到群众中去。县公安局以开展“一宣一队一中心两挂帮”活动,聚焦赡养案件专题宣传、治理争要扶贫政策等,以党课形式讲到村组,为脱贫攻坚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田间课堂”推动党课开讲有精度。把党课从会议室、办公室、活动室搬到“田坎坎、土丘丘”等一线前沿,既讲党的政策,又结合中心工作解决实际困难。一是一线调研讲发展。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聚焦问题、带着课题,深入产业基地、企业车间和田边土坎听民意、纳良言、话发展。今年以来,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轮番以现场为“课堂”,聚焦产业发展、教育医疗、企业转型等,解决问题30余个,拟定改革任务11项。二是一线指导解疑难。以技术覆盖面较广、独项专业技能过硬和既专业又会讲为标准,对全县87名农技专家进行分类管理,打造“全科医疗队”“专业手术队”“技术规培队”三支队伍,通过情景式、互动式讲授,下沉全县34个亩以上坝区把脉问诊,帮助解决发展技术难题余个,助推该县“一场一园一景一寨”产业布局提档升级。三是一线帮带传经验。围绕产销、种养殖等领域,在全县87个村(社区)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党员能人,发挥“土博士”“田秀才”的示范带动效应,开展能人基地、能人车间挂牌服务行动,定期讲党的政策理论,实打实教技术业务。蜂岩镇小河村采取“领军人才+产业能人”模式,引导5名产业能人组建凤冈县绿林盟果蔬专业合作社,发展辣椒、蜂糖李、黄桃等产业亩,年产值40万元以上,村集体和群众均在产业发展上尝到了甜头。
“指尖课堂”推动党课开讲有广度。用好用活线上平台,扩大党课的受众面,把党的“好声音”“好政策”传达到每一个基层党组织。一是“直播式”入人心。充分运用新时代学习大讲堂等平台,由党组织书记或党员领导干部通过云端进行直播授课50余场次,解决一线党员参加党课不方便、时间不灵活等问题,实现每名党员随时随地听党课、受教育。二是“点菜式”应需求。以村(社区)为单元建立流动党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