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料的时候要分清正反,染反了、染错了就不能用了,大家要仔细检查好各个环节。”遵义市凤冈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凤翔社区远洋印花厂里,一派繁忙景象,十几名工人正抓紧赶制订单,这个印花厂的老板叫杨昌模,就是我——凤翔社区的一名贫困户。我23岁那年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离开老家凤冈县石径乡两河口村,踏上了省外打工的路途。打工的时候工资低,一个人在外地也没有个照应,可是不打工能咋办?在家里种地能不能吃饱还两说呢。几块钱的食堂盒饭是难以下咽、坚硬冰冷的木板床又带来数个无奈的梦乡。我这辈子,可能也就这样了吧!睡不着的时候,我总是这么想。“你家的房子被评定为危房,经过村支两委的讨论,决定让你搬去县城的凤翔社区,你同意吗?”我在广东接到了帮扶干部的电话。“行嘛,反正也是在家外漂着的多,住哪点都一样。”抱着无所谓的心态,我成为了一名易地搬迁户,告别了老房子、告别了老村子,一家人住进了县城里的家,住进了凤翔社区。看到房子修的真不错,我决心要住下来,不再漂泊。我对居委会的主任说:“我有了一个温暖的家,我有技术、有信心,你看我在社区办个印花厂有戏不?”在社区居委会的帮助下,我创办了远洋印花厂。万事开头难。印花厂刚开的时候举步维艰,我也曾打过退堂鼓,我清楚地记得印花厂首次接到订单的那天,我笑着去菜市场买了一斤二两排骨,回家炖了洋芋和家人享受美味,还整了二两酒,这是我第一次在家门口赚到钱,安逸得很!远洋印花厂是凤冈印花产业的“独苗”,客源自然是又多又稳,我赚到钱了也想帮左邻右舍解决就业问题,算是回报社会。虽然我年过半百了,可我还是要拓展业务,在社区招工进厂。老板、老师,我一人担两角,手把手教给员工印花技术。发展至今,远洋印花厂为凤翔社区的群众提供了21个就业岗位,我也算名副其实的杨厂长喽。杨昌模在印花厂杨昌模在印花厂指导工人印花厂在年前建成,社区还给我申请成了扶贫车间,工人每个月可以多拿块钱,每个月的工资有多元。印花厂生意好,这子就有盼头!通讯员 盛中原编辑谢静静编审尹长东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