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在凤冈县经济开发区苗康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内,来自花坪镇茶花社区的贫困务工人员何光敏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工作,这些天她正加班加点的努力工作着。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原来在贵阳从事投递工作的何光敏,因公司生意萧条,不得已返回老家,只能着急的等待就业,而入不敷出的经济压力,曾压得她喘不过气。所幸,在花坪镇纪委了解到何光敏的困难后,本着为民服务思想,监督落实“六稳”“六保”工作要求,花坪镇纪委的工作人员及时地帮助何光敏找到了适宜的工作,让像何光敏一样的大多数贫困务工人员实现了在本地就近务工,以此带动他们的家庭稳定增收,摆脱贫困状态。
“今年这个疫情来得太突然,很多农民工的返岗计划都被打乱了,甚至有些农民工出去后,又因无岗位难题而只能返回老家等待就业,其中还有不少建档立卡户,像这样下去,老百姓的生活必然会受到很大影响。”在花坪镇脱贫攻坚形势研判会议上,镇纪委书记王雪平提出了建言。王雪平介绍,在像凤冈县这样的疫情低风险地区,可以利用本土企业优势,通过行政化运作,开展定项集中培训、定点集中招聘的方式,用来稳步推进解决老百姓切实关心的就业问题。
今年5月以来,由花坪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牵头,在凤冈县人社局的帮助下,花坪镇共举办了三期技术培训班,其中85名贫困劳动力参加了培训,为他们找到好工作奠下坚实基础。谢仁秀,花坪镇末黛尔内衣厂的一名缝纫工,也是花坪镇建档立卡系统里的一份子,原本在广东务工的她,也被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返岗计划,眼见日子一天天过去,没有收入的她,很是着急。
“这样下去,日子真不知道该怎么过了,再没有经济来源的话。”谢仁秀说。
为帮助像谢仁秀这样的贫困劳动力顺利返岗就业,稳定增收,花坪镇纪委、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通过组织花坪镇本土企业负责人,共同商议开展定点扶贫农民工招聘事宜,立志打通贫困劳动力回归就业的“快车道”,工作开展后,10余家本土企业提供就业岗位余个,大多数老百姓找到了工作。“在家附近工作,既可以照顾到老人孩子,又能有一份稳定收入,真好!”谢仁秀在和花坪镇纪委工作人员交谈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在多方协调努力下,今年以来,凤冈县花坪镇已完成5批次劳务输出扶贫工作,输转人员累计至人,其中,通过镇纪委推荐到本地企业就业的老百姓达46人。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李洋通讯员刘贤会编辑杨伦丽编审陈富强唐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