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冈领头雁工程振兴产业富了民

说起桑树的定杆、梳芽,蚕具的消毒消杀,不同龄期蚕的喂养方法,谢保健很是熟练。“以前技术不到位,养蚕成了亏本生意。”谢保健说,现在他们养蚕有专家做指导,卖茧有政策做保障,种桑养蚕也成了赚钱的好营生。谢保健是凤冈县土溪镇石坝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同时,也是村里养蚕的一把好手。年,他开始带领当地群众发展蚕桑产业,忙得不亦乐乎。年,石坝村全年共育小蚕张,产值13.6万元,销售蚕茧.34公斤,产值85.19万元。群众不仅腰包鼓了,村支“两委”说话办事也更有底气,乡村振兴的路越走越宽阔。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近年来,凤冈县始终秉持践行这样的理念,围绕抓实“选准一个人、带好一支队、振兴一个村”行动,深入开展“领头雁”工程,通过组织“擂台比武”、现场观摩会、示范交流会等多种活动,紧紧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主线工作,聚焦产业发展促进村党组织书记站上台前比理念、比技术、比模式,营造起热烈的比学赶超氛围,一个个产业发展型、致富带头型村级党组织“领头雁”竞相涌现,带动了全村发展蝶变,鼓起了群众的“腰包”,激荡起乡村产业振兴的“春潮”。种蚕养桑、肉牛养殖、茶业发展是凤冈县“3+N”主导产业的主要支撑,推动发展都不能“纸上谈兵”,都亟需一个个像谢保健这样的“蚕支书”,承头带动群众打破技术、经验等“壁垒”。花坪街道东山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刚,就是一位引领群众干“牛事”、发“牛财”的“牛支书”。“十几年前,村民不是种玉米就是栽稻谷,辛苦一年到头,有时只够敷生活”,谈起当年村里面的情况,张刚可谓记忆犹新,“当时,我就暗暗对自己许下了带领村民发展牛产业,过上牛日子的誓言”。起初,为了让村民们学会买牛、养牛、卖牛,他带领村民和养殖户前往遵义、铜仁等地学习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探索建立“资源共享、经营共管、风险共担”机制,带领当地肉牛养殖家庭农场、个体农户抱团发展,积极成立了“共创养牛协会”,逐步形成了“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养殖户”的发展模式。扎根东山、服务乡亲12年来,在他的行动影响、技术帮带、义务服务之下,当地如张佑胜、申修权、吴汉、简约芳、张维友等一个个“牛人”已然成长成熟起来,积极向村级党组织靠拢,甘当村民发展致富的“牛偏二”。如今,东山村牛犊出生有“接生婆”、牛圈建造有“规划师”、疫病防治有“牛医生”、买卖经营有“牛偏二”,余户村民加入协会“抱薪取暖”携手发展,养殖户每月都能从一头牛上净赚元,肉牛存栏达余头,村集体肉牛养殖年经营性纯收入达20余万元。“没有辜负当年的誓言,看着一家家村民因牛而富,过上好日子,我感觉这一程收获满满,下一步信心满怀!”收到村民的由衷夸赞,张刚绽开了笑容,斗志昂扬。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地特色兴一地业。于凤冈而言,蚕桑产业适合地势偏狭的山地村组,且早有种植传统;肉牛产业则各镇均有分布,关键在技术保障、市场规模;唯独茶业是离不开永安田坝的,这片茶乡故土能够发展成“凤冈锌硒茶”的地理标志,有传承,更有一代代“能人”引领。“其实在田坝,做有机茶早有先例。我只是接过先辈手中的‘交接棒’,不断传承开拓,才有了今天的成绩。”站在田坝茶海之心仙人岭观景台上,展眼俯瞰“茶海之心”万亩茶海,田坝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喻啟波回顾起自己这些年参与推动的茶产业转型发展历程。年,拥有多年种茶、制茶、卖茶经验的喻啟波当选为田坝社区党总支部副书记,开启了他从茶农到茶商再到“茶支书”的创业征程。“茶产业市场,做大规模是基础,做优品质才是保障,还是要做出自己的品牌,才有市场竞争力。”深谙茶业市场规律的他,上任伊始就紧抓全县走全域有机、全产业链有机的“双有机”战略机遇,以自家30亩茶园为最初试点,打响了有机改造的“第一枪”。在他的示范带引下,社区茶农逐渐转变了观念、统一了共识,自愿把自家茶园纳入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统一管理,全面实施“两减两替代”工程,推行“以草抑草”防控办法,将守护茶叶质量安全纳入村规民约,全面形成了共建共享的爱茶、护茶氛围,从源头上控制和保障了茶叶质量安全。凭借着这么些年的坚持与付出,当地一步步成打响了“良心产业·有机凤冈”的茶产业名片。如今,田坝社区的茶叶加工厂也从十几年前的十几家增加至87家,茶园种植面积达到2.8万亩,实现人均3亩茶。年3月,田坝社区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接下来,我们还要培育发展电商人才,挖掘打造更多懂网用网的‘新农人’,通过自媒体平台,做好凤冈锌硒茶‘凤头羽’品牌的推销工作,切实让茶企有规模增加、茶农收益翻倍、村集体持续增收。”谈起社区茶产业未来之路,喻啟波思路清晰、信心满满。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凤冈县突出抓好村级党组织书记这个“关键少数”,通过抓实“领头雁”工程,持续“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全县87个村(社区)党总支、个组级党支部不断涌现产业引领型、市场开拓型“带头人”,因地制宜带动茶叶、蚕桑、肉牛产业发展,依托优势引动传统种植业、精品水果等特色产业壮大,久久为功推动“凤冈锌硒茶”“凤冈山地雪花牛肉”“琊川贡米”等农特产品走出大山、助农增收,一幅幅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振兴图景正在绘就。通讯员唐晶晶牟雪松编辑李洋二审徐春燕三审唐正平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817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