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遵义市营商环境建设局获悉,近年来,遵义市围绕企业群众办事的难点、痛点、堵点,以一门进、一窗结、标准化、网上办、服务优为总体目标,不断丰富拓展“遵满意”政务服务品牌内涵外延,持续创优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让“遵满意”服务企业群众“真满意”。
群众在政务大厅办理业务
推进“一网通办”方面,遵义市持续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全面推进“一网通办”,已实现政务服务网市、县、乡、村四级站点全覆盖、事项全覆盖,通过网上办、移动办,企业群众可随时随地办理政务服务事项。目前市、县两级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80%以上的事项通过网上申请、材料邮寄等方式实现了“零跑腿”,通过证照免费寄递打造不见面审批模式;推进移动端应用,通过贵人服务APP实现了个事项可通过手机查询、办理;不断提升网办深度,组织开展“全程网办”和不能“全程网办”清单梳理,针对不能“全程网办”事项逐一寻找解决办法,确保在年底前实现70%“全程网办”的目标。
推进“跨省通办”“全省通办”方面,遵义市持续深化“全省通办”,加大宣传力度,探索将“全省通办”窗口延伸到乡镇,实现更多事项就近办,今年前5月全市共办理“全省通办”综合业务件。积极扩大“跨省通办”,各地依托自身优势,主动对接,积极与毗邻县(区)、劳务输出地、东西部对口帮扶地等沟通协调,签订合作协议推进“跨省通办”。截至目前,共与东部协作地区、劳务输入地签订协议98份,梳理公布“跨省通办”事项项,办理“跨省通办”业务件。
推进“一窗通办”方面,遵义市强化组织保障。积极推进“一窗通办‘2+2’模式”改革,制定了改革时间表,明确要求6月底前全部开展试运行。强化督导调度。为加强全市改革工作统筹调度,市营商环境建设局组建“四个团队”、建立“四项机制”,采取局分管领导包片督导,工作专班现场指导,运维团队操作培训等形式进一步强化改革措施保障工作。强化改革落实。落实人员、设施设备保障,各地采取就地整合、划人划编、划转聘用人员等方式解决窗口人员,其中凤冈县、湄潭县采取划人划编方式,人员素质较为均衡,稳定性相对较高。同时不断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前台人员业务承接能力。目前,市本级及5个试点县(市、区)对大厅布局及窗口设置进行了优化调整,业务承接能力整体提升,10个非试点县(区、市)均已启动试运行,基本实现了大厅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综合受理。
推进乡镇“一窗通办”方面,遵义市将推进乡镇一窗通办纳入年的重要工作任务,将其作为政务服务对县考核的重点内容。加强调研,及时了解乡镇工作开展情况,5-6月,在各县(区、市)分别选取了2-4个乡镇进行了实地调研走访。强化改革支撑,收集了全市个乡镇(街道)电子印章申请表报省政务服务中心,现已基本制作完成。强化工作落实。各县(区、市)结合实际制定了乡镇一窗通办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细化工作任务。习水县、播州区结合乡镇“两项改革”积极推进乡镇一窗通办,推行了“一枚印章管审批”。截至目前,全市个乡镇(街道)已完成综合窗口设置。
强化监督管理方面,遵义市开展政务服务系统“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年自查自纠、整改落实。成立工作专班负责全市政务服务系统“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年工作统筹调度和日常协调,通过召开会议、加强督察检查、严格考核问责等措施持续推进作风转变,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形成问题台账清单,立查立改。全面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建立“好差评”核查制度,对差评坚持“一差评一核查一整改”,将“好差评”评价纳入考核,实行月通报,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年1-5月,差评整改率%。
目前,遵义市级依申请六类政务服务事项时限压缩率79.34%,全市个事项完成电子证照关联配置,营业执照、身份证等48类电子证照可共享应用,个事项实现“一证通办”。市级“零跑腿”事项项,“最多跑一次”事项项。推行“一件事一次办”,“二手房转移+水电气过户”、企业开办、驾驶证到期换证与体检一窗办、占掘路并联审批等套餐服务,实现了一窗一次办理。对大厅复印打印、审批证照邮递、新开办企业刻制五枚印章实行免费,仅遵义市级每年直接为企业群众节约办事成本90余万元。三减一降成效明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法
编辑张秀云
二审杨静
三审李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