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遵义传递信仰力量

北京中科医院坑 http://www.xuexily.com/

本文转自:遵义日报

  一栋红楼,辉映历史;一种精神,引领未来。

  作为红军长征途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城市,红军在遵义留下了遵义会议、强渡乌江、娄山关大捷、四渡赤水等经典红色故事,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始终激励着遵义儿女奋勇前行。

  新时代,如何用好用活这些丰富的党史资源,使之释放最大正能量?如何让红色故事与时代同频共振,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如何把红色经典通过创新宣讲,讲出时代新意?已经成为遵义红色故事宣讲的崭新课题。

  年,我市印发《年“红色遵义”宣讲工作实施方案》,发布了“红色遵义”作品征集启事,向全社会广泛征集反映革命历史故事和遵义红色故事的优秀作品。同时,组织党史研究专家起草撰写“红色遵义”宣讲文稿,形成《“红色遵义”宣讲故事集》。年9月1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遵义”宣讲启动会在遵义市文化馆星光剧场举行。

  “只有跟着共产党走,带着群众干,才会有出路。”宣讲启动会上,“七一勋章”获得者、“红色遵义”宣讲团名誉团长黄大发,深情讲述了带领村民36年绝壁凿渠、引水进村的事迹,引来阵阵掌声。

  至此,三湾改编铸军魂、刑场上的婚礼、“独腿将军”钟赤兵、“冷枪英雄”邹习祥、《呈公主殿下书》等一个个生动鲜活、感人至深的故事在一次次宣讲中,被人们传颂,被人们铭记。

  为打造好“红色遵义”宣讲品牌,我市打出了“诵一首红色诗词、读一封红色家书、讲一个红色故事、赏一幅红色书画、忆一张遵义老照片、唱一首红色歌曲”的“六个一”宣讲“组合拳”,通过更多样的宣讲形式,更高频的宣讲次数,让“红色故事”打开方式更加多元,同时还依托“红色故事讲述会”和“万名党员进万家”等党史宣讲载体,以及“云上讲习”“行进中的遵义会议纪念馆”等形式,不断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渗透力。

  (下转三版)   (上接一版)

  群众在哪,宣讲就延伸到哪。“红色遵义”宣讲团通过干部带头讲、群众宣传队常态讲、小小宣讲员接续讲等方式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让宣讲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各地各部门还纷纷结合实际,不断丰富创新方法手段、内容形式等,涌现出观摩式、访谈式、情景式、体验式等大家喜闻乐见的宣讲形式——

  遵义市教体系统组建市级“红色遵义”大学生宣讲团,每月走进遵义各高校和市直属学校开展巡讲,形成长效宣讲体系;

  耄耋之年的抗美援朝老兵杨凤文作为凤冈县“五老宣讲团”成员走进校园,声情并茂地向学生们讲述那段保家卫国的峥嵘岁月;

  务川自治县以“百名书记上讲堂”为载体,大力传颂上甘岭战场上“冷枪英雄”邹习祥的英雄事迹;

  红花岗区利用“云”平台,推广线上直播宣讲、微博互动等网络宣讲形式;

  新蒲新区以“小小志愿宣讲队”和“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为依托,组织开展了“红色小讲堂”“阅读节”“感恩学本领奋斗新时代”等主题活动;

  在桐梓县,由“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最美抗疫家庭”等组成的“榜样宣讲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宣讲……

  在一场场动人心魄的宣讲中,震撼与感动,成为聆听者最深的感受。

  “聆听宣讲,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共产党人为国家事业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的精神。”汇川区洗马路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叶滔滔激动地说。

  “通过宣讲学习,让我们更加了解中国、了解党的历史。同时,身边的榜样也鼓舞着我们进一步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桐梓县娄山关街道西流水社区党总支部委员邓代飞听了宣讲后有感而发。

  “我们讲的都是党史上耳熟能详的革命故事,还有群众身边感人至深的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就是希望通过宣讲,让红色信仰注入灵魂,红色基因代代传承。”红色遵义宣讲团成员王婷说。

  如今,丰富的红色资源在遵义正持续转化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活教材”,让更多的群众听得懂、记得住、有所悟。今年4月以来,“红色遵义”开展宣讲余场,线下参与受众8万余人,线上宣讲参与者达万余人次。

  永不磨灭的红色印记与跨越时空的遵义会议精神,正在一场场宣讲中焕发着耀眼的光芒。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539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