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出新学习入心全省各地创新

11月26日一大早,在贵阳市云岩区人民大道附近的新城吾悦广场建设项目现场,身穿红马甲、手拿宣传册的八鸽岩街道党员送学小分队正在给工地的建筑工人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我初中毕业就开始在工地上班,忙起来很少有时间      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到基层、从学校到社区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从干部到群众……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以来,全省各地迅速掀起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纷纷结合实际、创新形式,利用群众会、坝坝会、主题党日、双语宣讲、以赛促学、“线上+线下”宣讲等方式,让学习宣讲接地气、见实效。      玉屏自治县纪委监委创新开设周三“夜讲课堂”,采取“讲学+自学+集中学习”的模式,让纪检监察干部在比中学、在比中干,切实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提质增效的行动自觉。      遵义市纪委监委系统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召开纪委常委会监委委务会、支部专题会,深入开展全会学习,同时采取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的方式,在市纪委监委网站、      坚持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12月1日一大早,云岩区黔灵镇天誉城居委会的党员志愿者就出发了。他们要到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家中,开展“送学上门”服务。每到一处,党员志愿者都会现场宣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并向老党员赠送党史学习教育相关书籍,与老党员谈心交流,询问了解他们的身体生活情况。      在开阳县,由名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组成的,平均年龄70岁左右的“五老”宣讲团也行动起来了。作为时代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们走进社区、农村、学校,“面对面”“零距离”向群众宣讲全会精神、党的方针政策,讲述党史故事。在开阳县永温镇中心学校,“五老”宣讲团成员李东华围绕《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重点内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深切感悟,讲述生活的新旧对比,用生动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感恩教育,给全校师生上了一堂“思想教育课”。      告别了延续千年的绝对贫困,贵州广袤的农村正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站在新起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为贵州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全会精神激励着新时代追梦人。      “冬日暖阳走上前,各位邻居听我言。六中全会刚召开,全国人民乐开怀。十个坚持要牢记,百年奋斗不容易……”黎平县龙形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石门社区的便民服务大厅门口,数十名群众围坐成一圈。社区工作人员石昌芬、吴正香等人妙语连珠的表演,赢得现场群众阵阵掌声。结合专业特长和业余爱好,黎平县大力鼓励党员干部采取“鼓楼会+顺口溜”“院坝会+小品、相声”“篝火会+三语(瑶、侗、苗)宣讲”等形式,把全会精神带到搬迁社区、田间地头、农家小院。截至目前,全县已开展余场宣讲活动。      凤冈县采取县级宣讲团巡回讲、领导干部带头讲、面向青年赓续讲、紧扣实际常态讲、百姓宣讲团贴心讲的“五讲”工作法,组建了支由县级党员领导干部、镇级党员干部、驻村干部、村干部组成的宣讲团,通过“推送式”“互动式”“情景式”的宣讲方式,深入本行业、挂帮领域开展宣讲,基层党支部则结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工作,以党员大会、主题党日、群众会为载体,组织党员广泛深入一线开展宣讲,推动全会精神宣讲全覆盖。      学做结合、以学促干。全省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鼓起“闯”的勇气、激发“拼”的劲头、保持“实”的作风,更加自觉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开创新局面,更加自觉坚持人民至上,力争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取得新成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华姝

编辑孙蕙

编审付松杨惠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540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