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已入冬,走进凤冈县第一小学党员示范基地和学生劳动实践基地,数月前由学校师生们亲手播种的菜园早已长成绿油油的一片,品种琳琅满目,十分喜人。
党员示范基地和学生劳动实践基地
“从种下一颗种子,精心呵护到长成一株蔬菜,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收获了成长,既能体会到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也学习到了种植知识和自然常识。”凤冈县第一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刘天敏告诉记者,劳动实践基地产出的瓜果蔬菜,一部分用于供应食堂,一部分让学生带回家和家人分享劳动成果,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收获幸福感和成就感。
为深入推动劳动教育有效落地实施,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凤冈县第一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互协调、互为补充的劳技教育体系。
劳动实践基地蔬菜长势喜人
将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通用技术课程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渠道,开足开齐开好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课程。推动劳动课程进班级课表,定期开展劳动教育(含课外劳动课时),一二年级每周不少于1课时,三至六年级每周不少于2课时。并将《凤冈县中小学劳动教育任务清单》纳入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老师和同学们采收蔬菜
翻看《凤冈县中小学劳动教育任务清单》,从坚持每天清洗自己的袜子、红领巾;到帮助父母买日用品,尝试对比商品价格,选择性价比高的商品;到为校园花草树木制作有特色的宣传牌和树木名称牌……家务劳动、学校劳动、社会劳动分类详细,清单任务由易到难、由简至繁,学校会综合考虑学生学段、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因素,科学合理安排劳动教育内容和时间。
学生在校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
此外,学校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活动,进行手工制作、班务整理、室内装饰、结合学校资源推进STEM、创客教育。针对不同学段和类型学生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充分发挥班队课、少先队活动课、劳技课、研学课程、家庭劳动实践课等课程的正面引导作用,多渠道对学生进行劳动意识强化教育。
学生公园规划、木瓢画、泥人等技能作品展示
主动对接与劳动教育课程相关的教师专项培训,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每学期定期开展劳动教育观摩课、优质课和“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系列劳动技能活动、劳动技能小达人比赛等活动,更好地促进劳技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加劳技活动兴趣,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还要充分发挥家校协同育人的优势。”刘天敏说,通过积极引导家长参与育人过程,鼓励学生在家庭中立足自己的事自己做,并适当帮助父母或其他长辈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每学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
创客教室里学生动手参与实践
劳动教育仅是凤冈一小深化特色育人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学校以实施“党建+六大行动”工程为抓手,把特色文化建设作为重要一环列入其中,积极开展特色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学校老师自编诗词读本,每周进行国旗下的诗词朗诵;每天中午固定20分钟练习时间,强化书写能力提升;以创客教室为载体,开展人工智能、创意工坊等科技特色教育……凤冈一小多形式的特色教育逐渐取得实效,学校成为全县首批写字、劳动示范校;连续四届在全县举办的科技节上斩获团体第一名;在全省青少年模型锦标赛中,取得了建模综合a小学组第一名的好成绩。
中午写字练习
刘天敏表示,学校还将从全面培养学生的素养出发,积极探索建立健全特色教育学生考核制度,结合学校特色教育实际情况,从写字、阅读、劳动、特色、成绩五个方面,构建新型的学生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正确导向和激励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何登成李政林李洋
编辑刘娟
编审田旻佳杨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