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天气,阳光普照,温暖无限。近几天来,凤冈县永安镇永隆社区生猪养殖户陆云平趁着天气转好,正忙着清理猪舍,十分勤劳。 对于他来说,天气变好了,能舒一口大气,不仅可以继续动工修建他家的新酿酒棚,也可以出门对接购买最新一批生猪苗,继续扩大养殖规模。 年3月,陆云平正式发展生猪养殖业,历经3年多的不懈努力,他由养殖新手变成了老手,生猪养猪规模也由几头发展到20余头,由赊账、还清欠款到至今的年盈利10余万元,如此成功的养猪奋斗之路,陆云平也常说:不可思议!
“很不容易,但也不能放弃,自力更生才是‘硬道理’,由一窍不通到现在凡事都拿得起,我自己都不敢相信。”陆云平说。 63岁的陆云平与其他普通人不一样,一次意外让他失去了左手手掌,被评定为四级肢体残疾,但天生乐观的他,并没有放弃生活,而是变得更加勤奋。 文化水平低、不懂养殖知识,陆云平就通过网上购买学习资料,参加农技培训会恶补学习,日复一日加倍努力下,陆云平俨然成了一个养殖“土专家”,至今他家都还存得有一大摞养殖书籍,遇到自家养殖场里猪的大病小情他也都能拿下。
但让陆云平坚定拒绝等靠要思想、感动的还是年的非洲猪瘟疫情,疫情之严重,让许多养殖户们发展的生猪养殖损失惨重,而陆云平家的猪却“毫发未损”。 究其主要原因是陆云平自身努力所致,那段时间他几乎吃住在猪舍,细心照顾饲养着自家的“宝贝猪”。但政府的关心同样让他倍感温暖。 “党委政府、村支两委非常关心我,那段时间镇里的技术员天天来我家帮我指导养殖,还送来了20包消毒粉,这可是好东西,平时猪舍的消毒工作就全指望它,政府真是送来了‘希望’,真心感谢党,感恩党的好政策。”陆云平说。
陆云平自家院坝里正在修建的酿酒棚
倚着两天一包消毒粉、一天三次的消毒消杀与日常悉心管理,年,陆云平家的生猪养殖没有受到损失,由于生意好,年前就卖光了存栏生猪,及时逃过了疫情带来的生猪销售滞后影响。 如此细致入微、切身实地的为老百姓办实事,急他们之所需,并在往年的“三改三化三治”工作中,政府帮助陆云平家改造危房,让他住上了新房,这让陆云平更加坚定了不等靠要,勤奋发展产业的思想。 在他看来,政府真是好政府,自己必须加倍努力,才不会辜负这么多人的照顾。
正因为产业做得好,陆云平才有了空闲时间与本钱来经营修建酿酒棚,这侧面反映出陆云平家的日子越过越好。 陆云平的成功养殖史启示着,只要勤奋,必将迎来成功果实,千万不能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坚定朝着一个方向走,终会出现阳光出路。 记者临走前,陆云平还笑着说道:“过些日子,一定要来尝尝我新酿的包谷酒,味道肯定不会差。” 笑容中,寄予了陆云平对生活充满的希望与几年来成功发展养猪业的喜悦。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李洋
编辑孟锦群
编审郑德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