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近年来,我市把电子商务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大事来抓,在体系建设、龙头打造、物流协同等方面狠下功夫,电子商务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态势逐渐形成,全市电商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经过近几年的引导扶持,我市电子商务新业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规模和效益不断提升。”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我市坚持以引进、培育为主线,大力培育县(市、区)、乡镇电商服务群体,促进优势互补、产业聚集。赤水市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电商,通过“智慧旅游”、自建APP等方式实现了景区门票在手机终端的展示和销售;湄潭县、凤冈县依托茶业资源,建设了集特产在线销售、农产品定制化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习水县利用农村淘宝网点,构建“交邮融合”电商物流网络服务体系,通过商品配送、电商孵化等功能形成联动发展。
在我市广大农村,通过电商销售农产品已成为常态,电商扶贫硕果累累。各地依托电商打通市场渠道,让农产品插上“流量”的翅膀,“飞入”城市百姓家,有效解决了农产品滞销、城乡供需矛盾的问题,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全市通过电商直接或间接带动近4万人实现了脱贫,有力推动了“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
自年以来,直播带货风生水起,各县(市、区)通过淘宝、京东、抖音、快手、拼多多等平台开展直播带货活动,从种植户、村干部到各类网红,以及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纷纷加入直播带货队伍,宣传推介遵义农特产品,进一步推动了电商发展。
据市商务局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已建成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5个,全市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网点)覆盖率达90%,以辣椒、茶叶、竹制品为代表的遵义农特产品已有多个品种实现上网销售。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