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传真丨闯过贫困ldquo关口r

甜蜜产业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关口村因地势险要而得名。

一条独路通向村委会,山高坡陡,沟壑纵横,住居分散,点多线长,住房简陋,出门靠腿,喊人靠嘴,山连着山,很难找到一块像样的平坝子。这就是凤冈县花坪镇关口村昔日的真实写照。

如今的关口村,硬化公路四通八达,以水、电、路、讯、房、寨为主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生态好、村庄美、产业兴、百姓富,绘出一幅美丽乡村振兴的新画卷。年,顺利通过国家第三方评估验收,成功出列。

花坪镇关口村地处德江、思南、凤冈三县交界处,总面积25.06平方公里,辖13个大组34个村民小组,户人,贫困户户人,属县级一类贫困村,全村有6个支部96名党员,种养殖均为传统产业,主要收入靠外出务工。

为改变贫穷落后面貌,镇党委和村支两委反复调研,统一思想,围绕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做文章,苦干实干加油干,敢叫贫穷换新天。要得富,先修路。脱贫攻坚期间,镇村积极争取资金万元,打通了断头路,修建产业路、进组路、小康路35公里并实施硬化,解决了村民进出通行难、运输难、产业发展难。

路通带来百业兴,关口旧貌换新颜。村支部书记周瑜算了一笔账:村里投入多万元,发展烤烟亩,茶叶1亩,肉牛存栏头,养蜂余群;投入29万元,修建16个水池,解决散户饮水困难;投入万元,解决户人安全饮水;投入余万元实施人居安居改造户,易地搬迁35户。

户看组,组看村,群众看干部,村组看支部。前些年来,关口村没有一分结余,是个“空壳村”。于是,如何整合闲置资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摆上村支两委的案头。全村山高树密,蜜源丰富,加之部分村民有养蜂的习惯,是一个投入少见效快的产业。年5月,村委会购买蜜蜂20群,养在村委附近,短短几个月就收割蜂蜜多斤,收入1.5万元,尝到甜头后,村委会迅速扩大规模,成立阳灵山养殖专业合作社,在林场养蜂群。在合作社的带动下,举办了养蜂培训班,全村养蜂达群。有两家公司负责蜂蜜市场销售,“甜蜜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一个稳定产业。

一花引来满园香。村里大胆探索林下养殖土鸡,引进的第一批土鸡,存活率达99%,现存栏多羽已长到3斤左右了。镇长杨世凡说:“存栏的多羽土鸡,早就被人下了订单。”

村里以“党建引领、村级自办、利益链接、集体经济积累、合作社发展”的良性发展模式,建立“党建+合作社+贫困户+集体经济”的利益链接机制,合作社用工大部分用贫困户,所得利益百分之三十给贫困户分红,百分之三十用于土地入股分红,百分之二十作为合作社滚动发展资金,百分之二十作为村级集体经济积累。年集体经济收入达15万,拿出6.2万元给贫困户分红,今年,将拿出3万元给贫困户分红。

据了解,村里以林下土鸡养殖为契机,已建成生态养殖场一个,采取“双有机”养殖方式,以养殖蚯蚓喂鸡,增加鸡的蛋白质,采取发酵床技术进行消毒,减少鸡的病害,养殖规模将达到羽以上。

时下,笔者迎着冬日的阳光走进关口村,公路两旁的油菜、蔬菜长势良好,一群群鸡、鸭在林下追逐嬉戏,鸣叫撒欢。一条条水泥路像一条条白色的巨龙蜿蜒在山间田野,一栋栋漂亮的黔北民居错落有致,在阳光照耀下格外耀眼。村民在地里辛勤耕耘,呈现一派致富增收的景象。

(作者:陈昌霖杨世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113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