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旧寨红庙住伤员

保存完整的旧寨红庙

旧寨庙位于凤冈县天桥镇漆坪村旧寨组。坐南向北,在当地又称庙湾庙,房屋属穿斗式和抬梁式木构建筑,小青瓦盖顶。寺庙内竖立有两块功德石碑,竖立时间为清代嘉庆十年(年),由此推断,此庙建筑时间距今应该有多年的历史。

“红军是在年10月18日的那天晚上到达旧寨的,记得那天傍晚,乡丁队队长丁刚,领着几个穿灰色军服的人走进屋里,与陈海阳摆谈一小会离开后。陈海阳便叫我和吕瑞清、赵明亮、王树清一道,去打扫离他家右边约米处的庙湾庙子,说是要给过江来的那些人住,我们拿着扫帚,打着亮杆去庙里,刚打扫完,一大拔人就顺着江边的路,走进寨来。其中有30多个受伤,行走不便的,被引到庙里住下后。陈海阳又吩咐家里的佣人,背了两背兜米过来,给那些人留下。然后让我与他一道,当晚就带着那一大拔人上漆树坪去了。”这是在陈海阳手下,当过小乡丁的游朝佑(时年97岁)老人,年回忆摆谈他当年见证红军伤员来旧寨庙住宿养伤的事。

那30多名红军伤员,在旧寨庙子里安顿下来之后,既不象河对岸本庄吴登仁手下的那些民团,总是过河来悄悄的偷拿寨里人的东西。更不像以往那些过路进寨的黔军们,抢东家,拿西家,把寨里搞得乌烟瘴气,哭骂声不断。他们就呆在庙里,连吃饭都是自己动手煮,从不打扰庙子附近居住的百姓。两天过去了,寨上的人们一见乡长陈海阳收留的这些人,对他们没有任何敌意,尽管受了伤,但见面都是满脸笑容,大家那颗一直担忧悬挂害怕的心,才放了下来。后来一听说陈海阳都拿米借厨具给这些人了的,就更是深信这些人是好人,不是坏人。寨上便有人悄悄的给住在庙里的那些人送吃的过去,一些懂点土医方的老乡,也上山去扯了些草药,送去庙里,教那些人服用。那些人也时不时的给去庙里送东西或玩的老乡们,扯上几句家常话,摆谈他们在湘赣苏区那边,打土豪分田地的一些趣事。由于安全和吃的都有保障,再加上旧寨庙湾群众们的热情。那些在庙里养伤的人,身体恢复很快。一个多星期后,当他们离开旧寨时,有好多伤员都可以拄着木棍行走了。

解放后,旧寨庙又被改做为当地农协会的驻地,当时旧寨农协会,为便于外来办事的人好找,还在庙子的山头上,高高的插上了一面红旗,寨上的人们一联想到20多年前,曾有红军伤员在那里养过伤,便称那庙子叫旧寨红庙,后来那里又改为旧寨生产队驻地,但红庙的名字却一直在当地人中沿袭。年,落实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旧寨庙又被生产队分给陈海阳的后人陈安国,陈安国念及他父亲,当年曾让红军伤员在这里住养过伤,这庙子也算是为革命作过贡献,便将红庙保存下来,一直没有舍得毁坏。年4月27日,旧寨庙被凤冈县人民政府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年7月31日,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当地百姓心中的旧寨红庙,现已成了见证当年红军伤员在那里治疗养伤的最好物证。

凤冈县委党史研究室供稿

编辑安荣波

编审夏艳周立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530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