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滩子带来好日子人民资讯

傍晚,在土地里劳作完一天的农事,汗流浃背的丁绍勇从山里归家,直奔屋前水龙头而去,一扭,清水哗哗流淌。随手捧上一大捧,咕噜咕噜喝下去,再抹一把脸,一天的疲惫消散了不少。

“通水后,什么都方便了。”今年39岁的丁绍勇是凤冈县天桥镇龙凤村村民。初见时,他的脸被阳光晒得黝黑,说话时透出些腼腆。“原来,我们村吃水只能到山下挑,来回得走上半小时,节约点用水一天也要挑6次,肩膀经常磨出血泡,太苦了。”

响滩子水库。

苦的不只是吃水难。龙凤村地处山区,最高海拔米,总面积28.6平方公里,村民户数户,人口人。大部分村民居住在半山腰上,缺水不仅影响村民的日常生活,还制约了村里的发展。

“我以前尝试过小规模发展养牛、养鸡等产业,还种过三两亩烤烟,但由于缺水都难以持续。没得办法,只能外出去打工。”

生活苦、生产苦,还有难言之“苦”在心中。因为缺水加剧了贫困,龙凤村众多孩子也因为贫穷而选择辍学外出打工。这一切,在年彻底发生了变化。烟草援建1.39亿元建设的响滩子水库于年10月正式运行,彻底解决了当地人畜饮水、用水历史性难题,受益群众达1.79万人,灌溉土地面积达3.65万亩。

水库完工的消息不胫而走,远在广东打工的丁绍勇听说后,很快回到老家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我出去前前后后在皮革厂、电子厂干过,为了多赚点钱,在车间里没日没夜地干,一年下来厂里还经常拖欠工钱,居无定所,一听到家乡通水,我立马带上妻儿卷起铺盖就回来了。”

丁绍勇回到家乡第一年,乡亲们发展产业热情高涨,丁绍勇在烟草公司的支持下种了20亩烟叶,养了3头牛,当年收入7万元,依靠种植烤烟解决了温饱问题,他那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之后的每一年,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技能、积累经验,他的产业规模逐年扩大,去年种烟45亩,今年,他又种植了50亩烤烟,养牛产业也开始有了眉目。

“现在回到家里很稳定,收入也不错,七八年时间,我就重新修了砖混房,买了轿车,关键是可以照顾好一家老小,比起在外面漂泊打工,心情要踏实愉快多了。”丁绍勇提及现状,充满了信心。

和丁绍勇一样“因水致贫”到“因水脱贫”的还有村民梁大胜。

“缺水,生活用水严重不足。过去自己每天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走几公里山路,到山脚下有点水的地方用水桶往家里挑水。”梁大胜至今还记得接雨水洗脸、洗脚、喂牲畜“一水三用”的艰难日子。他介绍:“以前村里家家都有一个水窖,把挑的水和雨水集中起来供生活所用。大家种烤烟,家家都只敢种两三亩,水不够啊,还要再种点青白小菜来糊口,一看这又干又贫的土地,光担水就要累死。”

“但是现在不同了,响滩子水库投入使用后,每家每户种烟基本都超过20亩,我们种的蔬菜在有了充足的水源支撑后,也改变了以往露天传统式种植方式,开始浇灌种植和高标准的机械化种植。”回想起自己和乡亲们过去吃水、用水的历史变迁梁大胜感慨不已。

“现在干活儿有了奔头,年收入能达到12万元,腰包鼓了,带着一家老小生活也有了底气,还是国家政策好啊,我还能过上这样的日子,有点像做梦。”梁大胜颇为自豪。(文/图龙惠娟)

本文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531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