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县亭子坝镇,美丽乡村一角
11月初,当很多地方的农民还在为晒干谷子发愁的时候,思南县亭子坝镇收割后的稻田里已长出嫩绿的蔬菜。镇党委书记何支六说:“自从我们打通了出山路、引来了清泉水后,干群发展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面小康越来越近。”
武陵山腹地的亭子坝镇,是思南县西北部最偏远的乡镇之一,与德江县复兴镇、凤冈县石径乡犬牙交错。以前从集镇到思南县城要3个多小时,久居山区的群众受出行难、饮水难、就业难等困境长期制约。
少数不法分子曾把这个三县交界之地当作“三不管”镇,在该镇境内开设流动赌场,不但抽吸群众血汗钱,还让部分人染上赌瘾,使山乡的贫困雪上加霜。
初冬时节,为打好“秋冬会战”,做到“人不闲、地不荒”,幸福坝区群众正在移栽蔬菜
群众有富路才不走“赌路”。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该镇干部根扎基层,率领群众以改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为引领,巧打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发展等“硬仗”,全力改善教育医疗住房条件,广铺富路。
畅交通,大山深处不再边远。在上级支持下,亭子坝镇拓宽、油化了经合兴到思南、德江,经石径到凤冈的“动脉”。距亭子坝集镇10公里的德余高速路楠木坪站正加速开建,亭子坝将很快融入思南、石阡等5县一小时经济圈。
今年南瓜产业喜获丰收
全面疏通乡村“毛细血管”,硬化62.5公里通组公里、5.4万米入户便道。盆丰村村民何开才说,以前村里不通车,寨上一村民突发疾病,乡亲只能用竹竿绑上凉椅,10个大汉摸黑翻山越岭,抬了近3个小时才赶到镇上。他说:“如今到县城只需50分钟,寨上有10多户买了小汽车。”
活水来,“干烧坡”上清泉淌。亭子坝镇整合涉农资金和脱贫攻坚子基金,先后投入近万元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如今,甘甜的清泉经过5千余米的大水网到达家家户户。
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龙门垭村加单湾组,村民苏明英家一角落满灰尘的扁担、水桶,以及屋旁大大小小的蓄水凼,无言地见证着这个“干烧坡”村的饮水变迁。苏明英说:“以前娘家人上门最重的礼莫过于担一挑水来。现在一个水龙头胜过以前所有的大水缸、小水凼。”
干净整洁的通村路连接村村寨寨
交通、饮水等基础设施的改善,点燃了群众发展产业、改善住房的激情。全镇全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乡村整治、易地扶贫搬迁等工程,老旧木房基本消除,一栋栋白色的新房在村村寨寨拔地而起,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让亭子坝镇户人告别大山迁居城市。
一边是群众出山谋富路,一边是企业进山兴产业。该镇引进思南平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基地、建厂房,带领乡亲规模种植南瓜、冬瓜和商品蔬菜。何支六说:“打掉基础设施这个最大的‘拦路虎’,脱贫攻坚‘四场硬仗’则全盘皆赢。”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朱邪田勇
编辑江佳佳
编审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