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天桥镇农村集体经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带领群众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凤冈县天桥镇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不断探索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实现了企业优势最大化、人力资源优势最大化、村级集体经济收益最大化。

在天桥镇石桥社区的棒球加工厂,工人们正在飞针走线。穿针、引线、拉紧、整理,一会儿工夫,一个精美棒球就缝制好了。

去年,石桥社区居委会将长期闲置的楼房利用起来,通过珠海市香洲区对口帮扶,引进棒球加工厂,带动周边10多名居民在家门口就业。

石桥社区居民吴敏说:“快的时候能找六七十块钱,慢的时候四五十块钱,我一天在家里带娃儿来找点零用钱。”

天桥镇棒球加工厂管理员赵向梅说:“很多人没事就来找点零用钱,都有十几个人,对于部分带小孩的都可以来做。”

此外,在放牛山茶场,茶树层层叠叠,吐露新芽,不少村民挎着茶篓穿梭于茶园中采摘新芽,一派忙碌的景象。而在年以前,由于茶树品种老化,缺乏管理技术和整体运营思路,放牛山茶场逐渐变成了荒山。

为了把老旧资源变现,石桥社区通过“组级党支部+商会+非公企业”的模式,组建了天桥镇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返乡创业人员,投资多万元成立了贵州放牛山茶业有限公司,让放牛山茶场的多亩茶园再次迎来了“春天”。

贵州放牛山茶业有限公司管理员刘天碧说:“年回来就把这个茶山承包过来,年就设立了一条红茶加工生产线,因为这个品种属于老品种,产量都不多,今年的茶青在20万斤左右,产值预计在万元,在采茶忙的那几天可以解决近人就业。”

如今,石桥社区以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为依托,不断盘活社区闲置资源,探索出村企合作壮大村集体经济新模式,让村民有活干、有钱赚,让集体有积累、有发展。

石桥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冉飞飞表示,结合社区实际情况,搭建一个平台,并和辖区企业联合盘活闲置资源,在不断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最大化,企业资源优势化,群众增收致富最大化。

在龙凤村腊水组,几名村民正忙着将低产不结果的核桃树砍掉平整土地。年,龙凤村腊水组7户村民种了50亩核桃树,但因品质差、又疏于管理,导致产量低下。为盘活闲置资源,龙凤村村支“两委”抓住整治撂荒地这一契机,投资3万多元,将村民不挂果的核桃树林及周边闲置土地共80亩流转过来,通过与公司合作,以订单农业的模式种植高粱,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龙凤村监委会主任游登山表示,现在初步投入挖机和民工工资3万多元,在近两天马上就开始育苗了,根据公司订单计划亩产斤,一斤按3.5元的最低单价,每亩都有0元以上。这个高粱基地一盘活,一是壮大了龙凤村的集体经济。同时脱贫户的利益分红、基础设施建设等有了经费来源。

近年来,天桥镇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依托“政府主导、干部主推、群众主体”“三主”工作思路,围绕“盘底子”“找方子”“闯路子”“强里子”工作理念,不断建强组织堡垒、用活非公企业、盘活闲置资源、做活增值服务,探索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实现了村村有集体经济实体,村村有集体经济积累。

天桥镇党委副书记王科表示,天桥镇将探索实施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职业经济人、村企合作等多种方式,盘活闲置资源、用活非公企业、做活增值服务,实现企业优势最大化、人力资源优势最大化、村级集体经济收益最大化,努力实现村级集体经济三年倍增目标。

凤冈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桂宇赵登美

编辑安荣波

编审夏艳周立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312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