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黄达玺,在担任凤冈县永安镇崇新村村副主任前,我曾做过村民小组组长,也做过支部书记,这些年来,我所处理过的家长里短数不胜数。
我还清楚记得年时的村容景象,满组无一户通电,雨天出门是噩梦,泥水能溅到三尺高,那时的村民们看天吃饭。 为了改变此种窘境,崇新村人开始发挥团结互助精神,大家出钱出力,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村里修起了通村进组连户路,农业产业结构开始调整。 年,乘着凤冈县大力倡导发展茶产业春风,村里很多家人也开始种上茶叶,在一年三季的茶叶收益下,村民们的腰包鼓了。
黄达玺视察崇新村茶产业
有了钱,那就该考虑改造生活环境了,但面对没有劳力的村民,为了帮助他们住上新房、改善用水用电条件,包括我在内的村干部可下了不少功夫。 我印象最深的是高方组方某某家,他们一家人都患有残疾,没有劳力改造居住环境,挤住在漏雨的小房子里,生活苦不堪言。 知晓情况后,我没有多想,便叫上亲戚朋友开始援助他家修房。
黄达玺帮助困难群众干活
一段时间后,新房建好,一家人住了进去,看着他们幸福住上新房后满意的笑容,修房过程中的劳累,我早已忘却。 如今,在我劝说下,方某某家也种上茶叶,靠着勤劳,他们生活得越来越好了。 在我任村干部期间,这样的帮扶例子还有很多,我视群众如家人,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这样的帮扶才更具温度。
黄达玺担任村情讲解员
我20余年的村干部生涯里,村民们的酸甜苦辣,我选择了俯下身去听,去感受他们亲口诉说村子这些年来的变化,我很欣慰,村子变好了。 如今,我在村里当起村情讲解员,向更多人介绍着这片土地上人民的致富史、变迁史。
黄达玺,男,年10月出生,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凤冈县崇新村高方组长10年、镇人大代表12年、担任高方支部书记18年、脱贫攻坚中任崇新村驻村工作人员。先后获得过县级“百家优秀共产党员”(1次),镇级“优秀共产党员”(12次)。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李洋整理
编辑顾航
编审尹长东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