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坝区传捷报凤冈县龙井坝区蔬菜产业

十月深秋,正是秋季蔬菜上市的季节。     凤冈县蜂岩镇亩坝区——龙井坝区内,一个又一个的蔬菜采摘工人忙碌于田间地头,一辆又一辆的蔬菜运输车奔驰在村级公路上,裹夹着秋露的各类时令蔬菜静静躺在绿油油的蔬菜地里。

龙井社区村民唐敏夫妇在坝区种了亩蔬菜,从今年2月份至今,已陆续卖出14车蔬菜,算得上村里的蔬菜种植大户。   “上半年种辣椒、下半年种莲花白、花菜、白菜...亩蔬菜年净利润能达到20万元以上!”唐敏兴高采烈的说道,现在她的50亩莲花白年产值就高达10万元左右,这还不算50亩白菜、40亩背儿菜...     唐敏介绍到,以前种菜只为吃,现在不仅能吃还能卖,在家门口就能发展产业、挣到钱,别提有多自在了。

“在产业选择问题上,当初开了不下2百次群众会呢!”龙井社区党总支书记明健这样说道,龙井坝区地势平坦、水源充足、闲置土地较多,这才因地制宜的搞了蔬菜规模化种植。    同时,在该社区产业发展过程中,党建引领起到了关键的助力作用。   年下半年,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龙井社区发挥引领作用,一边着手开展土地整治工作,一边实行“一家一户走访制”和“招商引资措施”,逐步形成了以党员、大户带头的蔬菜种植发展机制,为的就是将村民手中的闲置荒废土地集中了起来,更加科学地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农业。     至年初,土地整治工作完成,坝区土地流转规模达到将近亩。

年,在外务工的唐敏夫妇听闻村里的改革措施后,决定回乡创业,借助10万元创业无息贷款(三年免息)和自己的积蓄,最终以元一亩的土地流转价格从村里租到了土地,发展至今,已实现亩蔬菜种植年产值20万元以上。   在招商引资政策问题上,来自青海的李彦君就是例子之一,他在坝区有亩蔬菜种植地,每亩地只需支付元的翻土费,龙井社区为支持其发展,不收取任何土地租金。   “亩我都种上了白菜,亩产预计斤左右,6毛钱一斤,除去成本,怎么算都是赚的!”李彦君如是说,今年一定能有个好收成。     明健介绍到,这亩地大多是闲置土地,荒着也是荒着,租给李彦君种蔬菜,还能带动村民就业,两全其美。

在销售方面,依托于电商平台“一亩田”和“校农合作”订单销售,龙井坝区的蔬菜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远销四川、重庆等地。   现如今,在凤冈县亩龙井坝区内,蔬菜种植面积就达到了亩,依托于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模式,常年就带动了村民余人就近务工(贫困户97人),而以前的龙井坝区“家家种包谷、户户吃不饱”的现象也一去不复返,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因为种植蔬菜走上“致富路”。     “下一步我们还将定期开展农业种植技术培训,加强招商引资力度,打通更多销售渠道,把坝区闲置土地都利用起来,建设蔬菜培育大棚,更加科学发展蔬菜种植业。”明健说。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 见习记者李洋

编辑 孟锦群

编审 郑德忠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588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